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几年,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深入的推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评估和应对已提上各级审计部门的议事日程。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审计一样存在着风险,但由于经济责任审计自身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如审计目的的明确性、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审计依据标准的时效性以及审计评价缺乏规范性等,使得在审计深入的过程中伴随着较高的风险。本文通过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如何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程序,从而规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本文首先介绍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意义、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介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特征、内容、程序、风险及其成因,通过在经济责任审计程序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这两个审计程序的介绍,引出对风险评估和风险应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对被审计人员所在的环境、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的内部控制、报告责任风险评估和行为责任风险评估的分析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的研究后,根据对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和其他风险应对措施的考虑进一步分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应对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是贯穿于整个经济责任审计的进程中的,在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时也不能例外,所以分析了在出具审计报告时,针对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一些考虑;最后通过政策建议、本文的贡献和本文研究的不足三个方面完成本文的结论。本文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和应对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将经济责任审计资源在高风险和低风险领域合理分配,能够有效的利用经济责任审计资源,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需求的压力;有助于合理配备经济责任审计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督促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尽职尽责,保证审计结论的可靠性;有助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素质、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更新内部控制的观念,促进被审计单位内控机制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