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系催化丁二烯均聚物及其与异戊二烯共聚物的制备与结构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af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钒系催化剂是催化丁二烯反式聚合的一种工业上常用催化剂。本实验以负载型VCl3/MgBr2-(I-Bu)3Al-[CH3(CH2)3O]4 Ti或TiCl4三元催化剂,采用本体聚合合成高反式-1,4-聚丁二烯。讨论了催化剂各组分用量、反应温度等对聚合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n(Al)/n(V)/n(Ti)=8:1:0.4,n(V)/n(Bd)=5.80×10-4,反应温度50℃,反应22小时,测得聚合产物的反式-1,4结构含量在95%以上。   复合负载型催化剂VCl3/MgBr2·SiO2-Al(I-Bu)3-TiCl4/MgBr2·SiO2催化体系亦可制备具有高反式-1,4结构的聚丁二烯。对体系中催化剂制备方式、各组分用量对聚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负载型催化剂制得的聚合产物的反式含量和催化剂效率都有提高。当n(Al)/n(V)/n(Ti)=8:1:0.4,n(V)/n(Bd)=2.60×10-4,反应温度40℃,聚合22小时,催化效率1900gTBD/gV,反式-1,4结构含量99.1%。Tg为-70.4℃,Tm为73.3℃,148.2℃。   采用负载钒催化反式丁二烯与异戊二烯共聚合,讨论了催化剂各组分用量、反应温度等对聚合物微观结构和聚合活性的影响。负载VCl3/MgBr2-(I-Bu)3Al-[CH3(CH2)3O]4Ti或者TiCl4催化体系得到了反式-1,4-聚丁二烯与异戊二烯共聚橡胶,聚合物中丁二烯反式-1,4含量大于90%,异戊二烯反式-1,4结构大于92%,共聚物中反式丁二烯含量约为40%大于初始单体比例。改变Al:V:Ti的比值,对聚合物反式构型含量影响不大,说明催化剂用量比例不是决定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n(Al)/n(V)/n(Ti)=9:1:0.5,n(V1)/n(Bd+Ip)=2.6×10-4,Bd:Ip=2:8,50℃下聚合22小时,转化率可达100%,聚合物中丁二烯和异戊二烯反式-1,4结构含量>90%。   又采用复合负载型催化剂VCl3/MgBr2·SiO2-Al(I-Bu)3-TiCl4/MgBr2·SiO2催化体系制备了具有高反式-1,4结构的丁二烯与戊二烯共聚物。对各组分用量,温度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聚合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负载型催化剂制得的聚合产物的反式含量和催化剂效率都有提高。聚合物丁二烯反-1,4含量最高96.6%,异戊二烯反-1,4含量最高98.7%。当n(Al)/n(V)/n(Ti)=9:1:0.5,n(V)/n(Bd+Ip)=1.60×10-4,Bd:Ip=2:8,反应温度50℃,聚合22小时,所得聚合物转化率为87.0%,催化效率3670gTBIR/gV,粘均分子量36.67×104,聚合物丁二烯单元反式-1,4结构含量93.2%,异戊二烯单元反式-1,4结构含量99.1%,所得聚合物拉伸强度为16.95MPa,邵A硬度79,扯断伸长率630.0%,300%定伸应力为4.52MPa。
其他文献
如果那天不是台风天,我是永远不会跑到文武的店里买奶茶的。我刚打印完一大沓学习资料,外面就刮起了狂风暴雨。心想一时三刻是走不了的,只好看看附近有没有地儿让我歇一会儿。然后我就避开了无数台嗡嗡作响的打印机,终于在最里头找到了几张椅子。屁股刚坐下,我就听到有人在旁边问:“你要喝点什么?”  我转过头,看到了一个男生,还有他旁边那个一闪一闪的广告灯箱。灯箱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奶茶”两个字,我瞬间反应过来这
期刊
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在分析化学领域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灵敏度好、试样量少、操作简单等。21世纪以来,毛细管电泳的联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毛细管电泳的联用包括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CE-CL)、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CE-ECL)、毛细管电泳-质谱法(CE-MS)、毛细管电泳-紫外分光法(CE-UV
作为目前探索的诸多新型太阳能电池体系中不可忽略的一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因其优良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PCE),制备过程简单易行,原材料来源丰富,光电性能稳定,价格相对较低,环境友好无污染等诸多优点,有望成为硅基太阳能电池最具潜力的替代品之一。DSSCs的结构主要包含光阳极、染料(光敏剂)、电解质和对电极四部分,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光阳极,其性能的优劣(如:比表面积大小,电子的
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用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检测基底,进行生物分子(DNA、蛋白质)的识别检测、疾病的快速诊断、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
全国两会期间,蔡继明、李晓东、焦文玉等多名代表委员针对网约车的治理现状发声,“降低网约车准入门槛”成为舆论焦点。相较于2016年,今年全国两会网约车的讨论热度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