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学生汉语名词混淆误用是其名词偏误的一个重要方面,基本上每一个误用名词都有一个对应的当用名词,频率高、分布广的误用名词和当用名词组成了汉语中介语易混淆名词。本文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筛选出338对汉语中介语易混淆名词进行研究。就词际关系而言,易混淆名词中一对一混淆(约占48.5%)和多对多混淆(约占43.9%)占主导,一对多混淆(约占3.8%)和多对一混淆(约占3.8%)相对较少。就误用方向而言,单向误用居多(约占76.3%),双向误用相对较少(约占23.7%)。就国别分布而言,易混淆名词呈现不均衡的特点。其中单一国别(母语背景)的特异性易混淆名词只有45对;跨国别(母语背景)的共通性易混淆名词有293对。韩国和日本学生的易混淆名词最多,而且分布的一致性较大。就构成语素而言,有相同语素的易混淆名词是主导(约占78.1%);无相同语素的易混淆名词相对较少(约占21.9%)。就音节而言,“双双式”易混淆名词最多,其次是“单双式”,“单单式”和“多多式”最少。就混淆诱因而言,有相同语素的易混淆名词混淆的主要原因包括: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并存并用,留学生对汉语词和语素的区别认识不足,汉语名词在音、形、义上有相同或相近之处、留学生理解和识记汉语词语不准确。无相同语素的易混淆名词混淆的主要原因包括:留学生对汉语方位名词的固定搭配和引中用法掌握不牢,教材和工具书的同译方式误导。学习者母语的负迁移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由于母语负迁移导致的名词混淆不同程度地分布在各个小类当中。最后,本文以含“人”同素易混淆名词为个案,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辨析了其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