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慢性炎性疼痛的控制和治疗仍然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以吗啡和昔布类为代表的传统镇痛药虽然能缓解慢性疼痛,但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研究表明,EMs,尤其是EM-1,具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炎性疼痛的控制和治疗仍然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以吗啡和昔布类为代表的传统镇痛药虽然能缓解慢性疼痛,但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研究表明,EMs,尤其是EM-1,具有与吗啡相当的镇痛能力且副作用较吗啡明显降低。但其酶解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我们以EM-1为模板,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类似物(MEL-EMs)。与母肽相比,MEL-内吗啡肽类似物酶解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均显著提高。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MEL-类似物在慢性炎性疼痛模型中的镇痛效应及作用机制,为评估其作为慢性炎症候选药物提供参考。在本研究中,我们以MEL-0614和MEL-N1606为研究代表。首先,通过Von Frey、Hargreaves及温浴甩尾实验来评价MEL-类似物的在体镇痛活性。结果表明,MEL-类似物均体现出类似或优于吗啡的镇痛活性。虽然帕瑞昔布也具有镇痛效应,但明显弱于吗啡和MEL-类似物。同时,通过检测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探索类似物对过度激活的胶质细胞的抑制能力。发现类似物可以显著抑制胶质细胞的反应性,而吗啡却没有明显的抑制能力。Real-time PCR实验进一步探究类似物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类似物可以显著下调过度表达的IL-1β、TNF-α、COX-2和iNOs。目前的研究表明重复给予吗啡会造成小鼠疼痛敏化。因此,我们利用炎性延长实验来进一步探究MEL-类似物重复给药是否会产生疼痛敏化。结果表明,持续给予类似物未表现出明显的促炎性反应,而吗啡却引起了二次疼痛敏化。持续给药吗啡会显著上调脊髓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激活TLR4-NLRP3信号通路。而MEL-类似物持续给药不会引起小胶质细胞的二次敏化,也不会激活TLR4信号通路。此外,MEL-类似物具有翻转吗啡二次痛觉敏感的潜力。以上实验结果表明MEL-类似物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且重复给药不会引起疼痛敏化。为我们进一步评估MEL-类似物是否可作为慢性炎症潜在的镇痛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MRI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预测宫颈癌患者脉管浸润的价值,并将两者的参数相比较。资料和方法:回顾性收集101例手术后的宫颈癌患者,这些
目的:手术是嗜铬细胞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部分嗜铬细胞瘤患者在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后血压仍高,其危险因素至今仍不清楚且需要进一步探索,我们致力于明确嗜铬细胞瘤患者成
目的:观察萎缩期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视野缺损及OCTA(OCT angiography,OCTA)检查中视盘及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参数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观
目的:检测PAX2基因在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和HO-8910PM、以及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卵巢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HO-
Way构式[SUBJi[V[POSSi way]OBL]]是英语论元结构构式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主语指称沿着介词短语所指的路径移动,表征空间创路位移事件。自Goldberg(1995)的《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一书发表以来,way构式的研究一直得到国内外构式语法学者持续关注。学界普遍接受Goldberg(1995)的共时构式观,侧重对way构式的定性描写,具体包括准入动词的语义规约、语义关
目的:研究IL-37对A549细胞的生长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研究相关作用机制,探讨IL-37作为新型放射增敏剂的可能性。方法:选用人肺腺癌A549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重组人白
一直以来社会心理学强调个人是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这复杂的社会的,研究个体印象形成和群体印象形成,对理解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看待社会群体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三个研究
一般地,确定一个无爪图G(或任意一个线图L(G))的反馈点数τ(G)和控制数Υ(G)是NP-hard的.相比之下对于线图的补图要确定它的反馈点数和控制数情况就不同了.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对于一个独立数α(C)≥≥3的无爪图C,它的补图的控制数有Υ(G)≤ 3,并且确定一个α(C)≥≥ 3的无爪图的补图的控制数是多项式的.此外,如果图G没有孤立点和孤立边且不与星图同构,则有2≤Υ(J(C≤ ≤ 3,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HCC)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初诊肝癌患者、32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外周血清。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PIVKA-Ⅱ在各组的表达水平;分析PIVKA-Ⅱ与HCC病理特征的关联;绘制ROC曲线分析其对HCC及PVTT诊断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PVTT危险因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澎湃浪潮,在各个国家的不断发展进程中,中国也对世界敞开了大门,对外开放使得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交流开始增多,越来越频繁的合作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