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的复音词大量增加,尤其是双音节词。轻声词通过语音形式的变化起到区别词语、改变词的词义、词性等作用,体现出较为丰富的别义功能。而双音节轻声词在语音上的表现形式也成为证明现代汉语复音化发展趋势的证据之一。
双音节轻声词一般分为必读和可读两大类,必读轻声词是轻声词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具有别义作用的轻声词,归属于必读轻声词范围。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汉语8000词词典》收录的双音节轻声词作为研究对象,以词汇学和形态学的思路为理论依据,通过形式、结构、语义、语用等角度的分析,探讨双音节轻声词的类型功能和语法功能。
本文针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对双音节轻声词的形式与意义的联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对双音节轻声词的必读与两读进行了判定,并选择全部归于双音节轻声词范围的复合趋向动词进行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通过对偏误的细致分析,明确了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一是对语法意义的类型及立足点的不同缺乏认识,二是对与其他成分的搭配限制不了解。
本研究成果对第二语言学习的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