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邻苯二甲醛和戊二醛的杀菌性能,研究影响邻苯二甲醛杀菌效果的因素。配制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并评价其杀菌性能、金属腐蚀性及毒性。【方法】1 实验方法 分别采用碘量法和硫酸滴定法对邻苯二甲醛和戊二醛两种消毒剂进行有效成分测定。采用加速老化法进行两种消毒剂的稳定性试验。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菌株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及影响因素试验(pH、浓度)。对复方邻苯二甲醛进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有机物影响试验、连续使用稳定性试验和金属腐蚀性试验,并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家兔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等毒理学试验。2 统计方法 载体定量杀菌试验中,以点计数法计数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存活菌落数,分别进行对数转换后,两者相减,计算对数降低值。采用SPSS 10.0软件,对邻苯二甲醛、戊二醛以及复方邻苯二甲醛杀菌性能的比较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中的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微核率经平方根转换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分析。【结果】1 邻苯二甲醛消毒剂的杀菌性能1.1邻苯二甲醛、戊二醛的稳定性 邻苯二甲醛和戊二醛在54℃恒温箱内放置14d,前者含量下降为0%,戊二醛<WP=4>为7.8%,2种消毒剂有效成分下降率均<10%。1.2邻苯二甲醛和戊二醛杀菌效果比较作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4h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2%邻苯二甲醛和2%戊二醛均>6;1%邻苯二甲醛为6.09,1%戊二醛为4.91;0.5%邻苯二甲醛为3.69,而2%戊二醛高达6.17。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5min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0.1%、0.04%和0.02%邻苯二甲醛分别为5.42、4.68和2.63;相同浓度的戊二醛分别为5.28、0.86和0.57。作用大肠杆菌5min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0.1%、0.04%和0.02%邻苯二甲醛分别为6.21、4.99和2.49;相同浓度的戊二醛分别为6.31、1.93和0.68。1.3浓度、pH值对邻苯二甲醛杀菌效果的影响0.5%、1%和2%邻苯二甲醛作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4h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分别为3.69、6.09和6.35。0.5%邻苯二甲醛在pH为5.7、7.0、8.3和9.0的条件下作用芽孢3h,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分别为0.41、0.95、2.56和0.71。2 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性能研究2.1 复方邻苯二甲醛、戊二醛及邻苯二甲醛杀菌效果的比较0.5%复方邻苯二甲醛作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30min,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高达5.77,而0.5%邻苯二甲醛和2%戊二醛作用芽孢3h,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分别为2.56、5.74。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5min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0.1%、0.04%和0.02%复方邻苯二甲醛分别为5.05、3.71和1.36;相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醛分别为5.42、4.68和2.63;相同浓度的戊二醛分别为5.28、0.86和0.57。作用大肠杆菌5min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0.1%、0.04%和0.02%复方邻苯二甲醛分别为6.17、6.17和4.24;相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醛分别为6.21、4.99和2.49;相同浓度的戊二醛分别为6.31、1.93和0.68。2.2有机物影响试验 0.5%复方邻苯二甲醛作用含25%、50%小牛血清的枯草杆菌芽孢30min,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均﹥6。2.3连续使用稳定性 用0.5%复方邻苯二甲醛溶液在室温下(31±2℃)浸泡医疗器械,其浸泡液作用枯草杆菌芽孢30min,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为6.63。 <WP=5>2.4金属腐蚀性 0.5%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该消毒剂对不锈钢、、碳钢、铜和铝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006、0.0996、0.0177和0.1931。2.5毒性 该剂对小鼠经口LD50为>6500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对皮肤无刺激,累积积分为0;试验用各剂量组诱导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邻苯二甲醛杀灭芽孢效果不如2%戊二醛。0.5%复方邻苯二甲醛杀灭芽孢效果优于0.5%邻苯二甲醛和2%戊二醛。低浓度的邻苯二甲醛和复方邻苯二甲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皆优于相同浓度的戊二醛;低浓度的复方邻苯二甲醛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优于相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醛,二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却没有差别。邻苯二甲醛杀菌效果受浓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高浓度,碱性条件下(pH8~9)其杀菌效果最好。0.5%复方邻苯二甲醛在常温下性能稳定,不受有机物影响,室温下(31±2℃)可连续使用35天;无毒,无皮肤刺激和无染色体毒性;仅对铝有中度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