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拟生态再矿化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4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的树脂牙本质粘接应该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由于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endogenous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对混合层裸露胶原纤维的降解作用及粘接剂亲水性树脂单体的水解析出,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尽管MMPs抑制剂的应用保护了胶原纤维的完整性,但混合层中缺乏树脂保护的胶原纤维在口内功能状态下易产生蠕变断裂。因此如何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的耐久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拟生态再矿化是指将生物矿化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在常温常压下模拟产生与自然界物质相似的形态、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矿化物。它的提出为延长树脂牙本质粘接的耐久性带来契机。本课题组应用含牙本质磷蛋白拟生态类似物聚丙烯酸(polyacrylicacid,PAA)和聚乙烯基膦酸(polyvinyphosphonicacid,PVPA)的模拟体液(simulatedbodyfluid,SBF)/硅酸盐水门汀拟生态再矿化系统,成功实现了脱矿牙本质胶原纤维的再矿化。再矿化的胶原纤维再现了与正常矿化胶原纤维相似的纤维内和纤维间磷灰石晶体的迭序排列特征。本研究旨在应用拟生态再矿化系统再矿化具有不同特征的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为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的耐久性提供实验依据。 第一章全酸蚀粘接剂粘接界面的拟生态再矿化 研究目的:评估拟生态再矿化技术应用于全酸蚀粘接剂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再矿化效果及其对耐久性的影响。 材料方法:收集80颗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并制备冠中部牙本质粘接面,随机分为两组(N=40)后分别用全酸蚀粘接剂One—Step和SingleBondPlus以湿粘接技术完成粘接,随后根据检测方法制备相应的样本并进行拟生态再矿化。实验组再矿化系统为含牙本质磷蛋白拟生态类似物PAA和PVPA的SBF/硅酸盐水门汀,对照组为SBF/硅酸盐水门汀。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再矿化1、2、3和4个月后样本再矿化区域的分布和程度,并分别于再矿化1、3、6和9个月后对样本进行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实验结果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ukey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One—Step和SingleBondPlus在拟生态再矿化中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1.全酸蚀粘接剂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混合层的再矿化具有自限性的特征。纤维内和纤维间再矿化表现为渐进性过程并于4个月后达到饱和,再矿化胶原纤维内磷灰石晶体的迭序排列再现了正常牙本质矿化胶原纤维的特征。 2.粘接剂层同样可见由非晶磷酸钙前驱相转化形成的纳米复合体沉积物。 3.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且二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不同实验阶段样本的粘接强度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拟生态再矿化系统的应用阻止了全酸蚀粘接剂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降解,维持了混合层的完整性作用,提高了树脂牙本质粘接的耐久性。 第二章严重缺陷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拟生态再矿化研究 目的:评估拟生态再矿化系统对过度干燥所形成的严重缺陷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再矿化效果。 材料方法:收集40颗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并制备冠中部牙本质粘接面,建立牙本质胶原结构改变模型,分别用全酸蚀粘接剂One—Step和SingleBondPlus以干粘接技术进行粘接,制备样本进行拟生态再矿化。实验组再矿化介质为含牙本质磷蛋白拟生态类似物PAA和PVPA的SBF/硅酸盐水门汀,对照组为SBF/硅酸盐水门汀。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再矿化1、2、3和4个月后样本再矿化区域的分布和程度。 结果: 1.One—Step和SingleBondPlus样本再矿化2-3个月后混合层80-90%的区域再矿化程度达到饱和,仅余基底薄层树脂渗透良好区域未见再矿化。 2.One—Step样本再矿化3个月后,混合层表层变性胶原区可见明显过度再矿化现象,牙本质小管口被磷灰石沉淀阻塞,与非龋性硬化性牙本质结构相似。与之相比,SingleBondPlus样本所形成的过度再矿化表层较薄或无。 结论:变性牙本质胶原纤维的再矿化表现为与非龋性硬化性牙本质相似的过度再矿化的特征,这一发现为硬化性牙本质的病因学提供了潜在的解释。 第三章含磷酸酯的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拟生态再矿化研究 目的:评估牙本质粘接剂中的甲基丙烯酸磷酸酯能否取代PVPA在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拟生态再矿化中的作用。 材料方法:收集45颗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并制备冠中部牙本质粘接面,随机分为三组(N=15)后分别用含磷酸酯的全酸蚀粘接剂XPBond和自酸蚀粘接剂AdperPromptL—Pop进行粘接:①XPBond湿粘接:②XPBond干粘接;③AdperPrompL—Pop粘接,随后制备样本进行拟生态再矿化。实验组再矿化系统为:①含牙本质磷蛋白拟生态类似物PAA的SBF/硅酸盐水门汀;②含牙本质磷蛋白拟生态类似物PAA和PVPA的SBF/硅酸盐水门汀;对照组为SBF/硅酸盐水门汀。采用透射电镜分别于再矿化2个月和4个月后观察再矿化区域的分布和程度。 结果: 1.粘接样本在仅含PAA的拟生态再矿化系统作用2-4个月后,XPBond湿粘接组未见再矿化,XPBond干粘接组和AdperPromptL—Pop粘接组中可见体积较大的再矿化晶体沉积在混合层的胶原纤维间。 2.粘接样本在含PAA和PVPA的拟生态再矿化系统作用2-4个月后,可见纤维内再矿化,纳米晶体在纤维内呈迭序排列特征。 结论:牙本质粘接剂中的甲基丙烯酸磷酸酯不能替代PVPA在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拟生态再矿化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广大教师做出了积极地响应。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运用多方面资源进行教学。为了提升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水平,本文主要对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5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施号者
摘要: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当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数学当中,类比推理的使用也比较广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高中的数学考试中也成为了热门考点。在高中的数学教学当中,类比推理的作用非常明显,学生可以通过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开难题。本文主要说明类比推理的含义,并且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类比推理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类比;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高中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
摘要:职业高中生物与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必须悉心研究普通高中生物和职业高中生物教材、考试大纲、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得心应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根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使学生每一个人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关键词:生物;教学策略;技术;能
摘要:随着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扩大与深入,对教学体制与教学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及更全面的要求。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不断融入其中,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以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现代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三个阶段,详细的分析具体的教学实施方
摘 要:职业教育多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目的。然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长期以来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英语口语的重视度不高,掌握水平欠佳。久而久之,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的积极性。本文从纠正学生思想误区,以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境、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入手,提出调动学生口语学习积极性的可行性方案,以期更好的为高职英语教学添砖加瓦。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口语;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由于我国学校的基本情况所限,中职学校的班级学生人数众多。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得不到很好的效果。需要教师采用先进的、适应90后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推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关键词:中职;教学法;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1  笔者在一线教学工作中,尝试使用了选择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行动导向教学法,最注重的
摘要: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为初中的政治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广大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创信思维,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更加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提供强大动力。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应以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主线,积极开发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改革思路,建立并完善符合
【摘要】没有人的智力会一成不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都能够在一定强度下的训练过程中得到提高。但由于每个学生自身的情况都有不同,所以,这时需要老师多花些心思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虑,让小学生爱上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生;成绩;注意力;因材施教;记忆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根据不同智力,因材施教  智力,决定的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一个人的适应能力,一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注意严格要求、注重实验、延展思考、加强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延展性的科学思维、做科学的能力和探究科学的精神。唯有如此,学生的科学精神才能得以在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并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科学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这说明,中学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