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各特与中国近现代文学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ar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各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创作的历史小说将虚构的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事件相结合,往往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冒险经历中揭示出历史的本来面目,在当时的欧洲影响深远。20世纪初,翻译家林纾用古文将他的名著《艾凡赫》介绍到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中国文学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启示和推动的作用。中国现代文坛对司各特给予了高度重视,陆续翻译介绍了不少他的作品,也有一些批评文字。在新文化运动之前,由于他的作品富有新鲜感,又与中国传统的文学趣味接近,司各特成为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外国作家之一。1917年之后,“五四”的作家们反对把文学做为消遣和娱乐的工具,在他们的点化下,中国读者原有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司各特的作品便不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司各特的作品影响了一些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手法,茅盾在1924年就撰写了十分详尽的《司各德评传》,他在创作上的一些特点,可能就是来自司各特的启示。其他的一些作家,如李劼人、郭沫若、曾朴、林纾等,也与司各特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
其他文献
介绍了以古马隆为原料制取的热固性酚醛树脂常温固化剂的性能、影响因素及固化条件, 提出了用常温固化剂鉴别酚醛树脂的粘结性能及预测镁碳砖耐压强度的方法.
发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寻根小说,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表面上似乎消失于文坛,但骨子里却孕育和开拓了新的发展。由寻根文学所开启的文化反思、批判路向,作为一种新的价值
文章谈论排灌泵闸站的智能管理主要是解决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引进的这些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对河道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对泵闸站进行远程控制,可以有效提升水利设施的
严歌苓是著名的旅美作家,在其二十多年的文字生涯中,先后创作了十部长篇小说,五十多部中短篇小说,以及电影剧本、人物传记等文。严歌苓的中英文双语写作,拓展了创作空间,在海内外文
张恨水以其近三千万字的文学作品享誉中国文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通俗文学大家,这些作品中鲜明地体现出作者复杂的人格魅力。 通过对张恨水个人生活和文学创作的经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