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预处理调控NGF诱导的神经细胞TRPV1通道敏化的作用及信号机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吗啡预处理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诱导的神经细胞瞬态电压感受器离子通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敏化的抑制作用及信号通路,以探讨其调控心肌缺血伤害感受信号传导的可能机制。  方法:  原代培养2日龄SD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神经元或大鼠嗜铬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PC12),接种于24孔板或6孔板中,均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CON组)、辣椒素刺激组(CAP组)、NGF敏化组(NGF组)、不同浓度吗啡预处理组(MPC0.3组、MPC1.0组、MPC3.0组)、TRPV1通道阻断剂组(I-RTX组)、TRPV1阻断剂+NGF敏化组(I-RTX+NGF组)。CON组细胞正常培养,CAP组细胞予以100nmol/L辣椒素刺激,NGF组细胞加入100ng/mL NGF孵育1h,不同浓度MPC组细胞于NGF孵育前分别予以终浓度为0.3、1.0、3.0?mol/L的含吗啡培养液孵育10分钟,洗脱30分钟,I-RTX组及I-RTX+NGF组细胞分别在CAP组及NGF组细胞的基础上予以100nmol/L I-RTX共同孵育。各组DRG神经元在100nmol/L辣椒素刺激后,即刻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辣椒素诱发内向电流;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观察P物质(Substance P,S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蛋白共表达情况;各组PC12细胞均予以Western blot法检测TRPV1、磷酸化TRPV1(Phosphorylated TRPV1,pTRPV1)、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1/2,pERK1/2)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protein kinase B,pAKT)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  DRG神经元膜片钳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CAP组的辣椒素诱发内向电流幅度增加(P<0.05),而I-RTX可以抑制其电流幅度(P<0.05);与CAP组比较,NGF组辣椒素诱发内向电流振幅增加(P<0.05),而各浓度吗啡预处理组及I-RTX均可以对其产生抑制作用(P<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表明,SP及CGRP在DRG神经元中存在共表达,与CAP组相比,NGF组可见SP及CGRP蛋白由神经元胞体转向突触的表达增加,而吗啡预处理可以抑制这种表达;I-RTX+NGF组SP及CGRP共表达量较其他各组均明显减少。PC12神经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CAP组TRPV1蛋白、pTRPV1蛋白、pERK1/2蛋白及pAKT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而I-RTX可以抑制其上调(P<0.05);NGF刺激可进一步增加TRPV1蛋白、pTRPV1蛋白以及pERK1/2与pAKT蛋白表达水平(P<0.05),但TRPV1阻断剂I-RTX可抑制上述蛋白表达(P<0.05)。与NGF组相比,各浓度MPC组pERK1/2、pAKT、pTRPV1表达均下调(P<0.05)。  结论:  NGF可诱导神经元TRPV1通道敏化,并激活其下游的ERK1/2及AKT信号通路,引起神经元肽类物质的释放;吗啡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NGF诱导的TRPV1通道敏化及下游信号通路活化,调控心肌缺血伤害感受信号的传导。
其他文献
背景子宫切除手术途径的选择应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主要涉及妇科疾病本身的特点、患者的基本情况、医生的临床经验、手术的安全性比较、术后预后以及成本效益等方面。我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