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锻钢曲轴是发动机上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曲轴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动机的质量和寿命,锻造曲轴由于能满足曲轴工作时的强度、韧塑性、抗疲劳等要求,得到了广泛运用,而磁痕是造成锻造曲轴报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对曲轴磁痕的相关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Gleeble-1500D试验机对曲轴常用材料42CrMo合金钢进行热压缩实验,获得了42CrMo合金钢的流变应力曲线,分析了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等的关系,当变形温度一定时,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当应变速率一定时,流变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基于Arrhenius双曲正弦函数,建立了42CrMo合金钢的热变形本构模型。在Gleeble-1500D试验机上对42CrMo合金钢进行高温拉伸实验,选取Normalized Cockroft&Latham损伤模型,计算不同变形温度和不同变形速率下的临界损伤值;引入热变形Zener-Hollomon参数,建立了考虑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的高温损伤模型;通过扫描电镜对拉伸断口的分析,确定42CrMo合金钢的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并根据高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选取在不同应变量下进行高温拉伸裂纹扩展实验,研究了42CrMo合金钢高温损伤的演变过程。通过Deform-2D模拟软件对高温拉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模拟得到的临界损伤值和实验得到的临界损伤值,结果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所选取的损伤模型的正确性。对曲轴试块进行磁粉探伤,观察磁痕的位置和表面形貌,结合企业相关探伤标准,初步判断磁痕的形成与材料中心的缺陷金属有关;采用仿真软件Transvalor Forge-3D模拟了曲轴的热锻过程,发现中心金属易流至连杆颈内侧,对比模拟的金属流动情况与实际锻打实验的金属流动情况,两者吻合良好,因此,中心金属外露是曲轴磁痕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