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细胞SATB1表达水平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xf542268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吉西他滨作为胰腺癌化疗的一线用药,面临着有效率偏低的问题,部分患者在化疗开始的数周内即可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然而,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既往研究已表明过表达的SATB1可通过调控多个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乳腺癌和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SATB1是否与吉西他滨耐药有关。因此,本研究拟探讨SATB1表达水平是否可影响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为进提高吉西他滨疗效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方法:  1. 应用Real-time PCR检测不同胰腺癌细胞系SATB1的mRNA表达水平。  2. 应用MTT法检测吉西他滨处理后SW-1990、PANC-1细胞的细胞活力变化。  3. 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吉西他滨处理后SW-1990、PANC-1细胞SATB1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  4. 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先经JNK、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预处理后再用吉西他滨处理的SW-1990、PANC-1细胞SATB1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  5. 应用慢病毒感染SW-1990、PANC-1细胞构建沉默SATB1表达的稳定细胞株,并用Real-time PCR验证SATB1在SW-1990、PANC-1细胞中的沉默效率。  6. 应用MTT法检测并比较沉默SATB1表达是否能增强吉西他滨对SW-1990、PANC-1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  7. 应用裸鼠皮下注射PANC-1细胞株悬液法构建胰腺癌异位移植瘤模型,再使用吉西他滨治疗荷瘤裸鼠,验证沉默SATB1的表达是否能增强吉西他滨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8.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筛选出差异基因。  9. 使用FunRich进行差异基因的基因功能分析。  10.使用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差异基因的途径富集分析。  11.使用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  结果:  1. Real-time PCR结果提示几种胰腺癌细胞系SATB1的mRNA表达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SW-1990、CFPAC-1、CAPAN-1、PANC-1。  2. 吉西他滨对PANC-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强于SW-1990细胞。  3. 吉西他滨可上调胰腺癌细胞SATB1的mRNA表达水平。  4. 吉西他滨通过JNK、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上调胰腺癌细胞SATB1的mRNA表达水平。  5. SATB1在SW-1990 SATB1 shRNA-1、SW-1990 SATB1 shRNA-2中的沉默效率分别为79.08%和62.61%;吉西他滨诱导的PANC-1细胞SATB1表达的上调同样可被沉默,在PANC-1 SATB1 shRNA-1、PANC-1 SATB1 shRNA-2中的沉默效率分别为55.58%和52.36%。  6. MTT实验显示,沉默SATB1的表达可显著增强吉西他滨对SW-1990和PANC-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7. 裸鼠荷瘤实验显示,沉默SATB1的表达可增强吉西他滨抑制异位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8.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差异基因筛选结果显示,沉默SATB1可明显下调多个与耐药密切相关基因如E2F1、ABCA12、NUPR1、PSAT1和SLC3A2的表达水平。  9. FunRich分析提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生物代谢、能量代谢、脂肪酸代谢、蛋白质代谢、物质转运、RNA定位等生物学进程;还富集在外泌体、细胞外、缝隙连接、包涵体、核旁胞质区等细胞组分;以及催化、辅助转运蛋白、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丝氨酸型肽酶、核质转运体等分子功能。  10. 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差异基因主要与细胞代谢、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加工、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肿瘤相关的转录调节功能异常等信号途径相关。  11.在PPI网络建设中,差异基因主要以HSP90AA1、HSPA1A、EGR1、SLC3A2、PSAT1和IGFBP3为节点。  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可能与SATB1的过表达有关,沉默SATB1的表达在体内外均能增强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SATB1 可能通过调控与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胰腺癌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本实验首次在胰腺癌中揭示了 SATB1表达水平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为增强吉西他滨的疗效、改善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获得性耐药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