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的异化问题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az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在人类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虽然是大大提高了,但有些现代农业技术却产生了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并愈演愈烈,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困境。随着人类对自然界改造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现代农业技术的负面效应逐步被关注。异化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农业技术异化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立场,运用系统分析、交叉研究的方法,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探索了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根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策略。第一章是绪论。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的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是异化及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涵义。通过对黑格尔的客观精神异化、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以及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的梳理,从中得出异化和技术异化的涵义。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现代农业技术异化就是技术异化在农业方面的体现。第三章是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农业资源与能量的过度消耗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引发社会伦理问题(环境伦理问题、网络信息伦理问题和生物技术伦理问题)这三个方面。第四章是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根源。第一个根源是客体根源,包括现代农业技术的双面性、复杂性以及技术实施的干预性。第二个根源是主体根源,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割裂、人类主体性认识的有限性以及主体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第三个是社会层面的根源,包括农业发展目标的片面性、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发展观念的不科学。第五章是应对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策略。一是要改变主体观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农业。二是要合理使用技术,努力消除技术自身的缺陷,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完善相应法律制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其他文献
消费警示在当前政府规制活动中被大量采用,然而,从"多宝鱼案"及"砒霜门"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警示公告因为其影响效果的广泛性,可能给相关当事人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一则不严肃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基本范式。工学结合推进的关键是机制、体制的探索。本文通过对南通纺院工学
期刊
近两年,随着外部监管环境的收紧,如何加强合规银行建设,实现银行内部由“被动控制”到“主动合规”的转型,对于农信社而言意义深远。在此,笔者仅从“三个转变”谈几点粗浅看
我们在学习古方辛荑散的基础上,简化用药,只用苍耳一味油煎,治疗慢性鼻炎207例,效果满意。制备与用法:取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小铝杯中,加入麻油1两,用文火煎开,去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