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在人类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虽然是大大提高了,但有些现代农业技术却产生了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并愈演愈烈,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困境。随着人类对自然界改造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现代农业技术的负面效应逐步被关注。异化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农业技术异化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立场,运用系统分析、交叉研究的方法,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探索了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根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策略。第一章是绪论。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的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是异化及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涵义。通过对黑格尔的客观精神异化、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以及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的梳理,从中得出异化和技术异化的涵义。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现代农业技术异化就是技术异化在农业方面的体现。第三章是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农业资源与能量的过度消耗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引发社会伦理问题(环境伦理问题、网络信息伦理问题和生物技术伦理问题)这三个方面。第四章是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根源。第一个根源是客体根源,包括现代农业技术的双面性、复杂性以及技术实施的干预性。第二个根源是主体根源,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割裂、人类主体性认识的有限性以及主体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第三个是社会层面的根源,包括农业发展目标的片面性、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发展观念的不科学。第五章是应对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策略。一是要改变主体观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农业。二是要合理使用技术,努力消除技术自身的缺陷,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完善相应法律制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