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DNA条形码trnL-F以及ropC1序列对当归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寻找出适合当归鉴别的DNA条形码,建立其分子鉴定方法;构建当归的简单重复序列(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的多态性指纹图谱,并建立序列特异性扩增区(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标记技术,为当归的快速分子鉴定提供支持;并初步探究当归中成药中SCAR标记的适用性;方法:对25份当归及其混伪品材料的trnL-F以及ropC1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计算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筛选ISSR引物,找到特异性的当归条带,对其测序并设计引物得到SCAR标记;通过四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CTAB法、SDS法、磁珠法及改良CTAB法对当归中成药中的总DNA进行提取,并用trnL-F以及SCAR标记对其中当归进行验证;结果:trn L-F以及ropC1序列对当归及其混伪品均可成功扩增并测序,trnL-F序列能鉴别当归及其混伪品,数据显示当归及其混伪品材料具有显著碱基差别,在当归的鉴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rop C1序列无法找出当归及其混伪品间的差异位点,对当归鉴别意义较弱;14条ISSR引物中,共扩增出135条条带,多态性比例高达90.37%,其中有4条为当归的特异性条带;根据ISSR引物设计的SCAR标记对6种正品当归为阳性结果,对其余近缘种属则为阴性结果;四种方法提取DNA电泳及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均未显示有结果,但对其trnL-F及SCAR标记进行扩增后,改良CTAB法出现了明显的条带,其余方法未见有扩增条带;结论:ropC1序列对当归及其混伪品间的鉴别作用不佳,而trnL-F序列能成功鉴定当归及其混伪品,可作为当归及混伪品的分子鉴定方法;开发的SCAR标记可以成功的对当归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对当归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改良CTAB法为中成药DNA提取提供了新方法,解决了中成药无法进行分子鉴定的瓶颈,并在SCAR标记在当归中成药的应用上具有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