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5组不同证型的晚期肺腺癌患者AP方案化疗后疗效的分布差异,以期推断出AP方案的中医药性和功效,为中医药更精确性地干预化疗提供依据,展现中医治未病思想及中医药辨证的优势。方法:本课题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2014年版)》肺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痰湿证、血瘀证、热毒证、阴虚证及气虚证晚期肺腺癌病例资料各40例,对比不同证型之间使用AP方案化疗后的近期客观疗效有效率及稳定率、中医证候改善率、功能状态评分改善率及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在近期客观疗效方面,5组间疗效资料行秩和检验,结果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有效率及稳定率上,5组不同证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两组之间比较显示气虚证组与痰湿证组间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方面,5组间疗效行秩和检验,结果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改善率上,5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两组之间比较,提示气虚证组与热毒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功能状态评分改善方面,5组间疗效行秩和检验,结果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改善率上,不同证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两组之间比较,痰湿证与阴虚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证组与痰湿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毒证组与气虚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III-IV度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反应)方面,气虚证组与热毒证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证型组与痰湿证型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证组与热毒证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医性味功效上,AP方案药性苦寒,具有祛湿化痰(偏重于苦寒燥湿)、清热解毒之功,对痰湿证、热毒证型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适用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