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的适度性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ng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世界性的难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老年人受年龄增长、疾病谱由传染病向慢性病转变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失智失能的风险,导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不足。而家庭结构小型化、少子化以及大量“空巢家庭”的出现,使得能够照料老年人的家庭照顾人员严重不足,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不断上升,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高额的护理服务费用支出。由于绝大多数老年人收入有限,因此,这无疑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长期护理保险作为解决失智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的一个新的险种,在我国还未建立起来,各地还处在试点探索阶段。在此情况下,本文拟针对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进行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构建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系统,通过模拟仿真,确定出合理的政策参数及适度的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范围,使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既能保证老年人的护理服务得到满足,又不造成资源的浪费。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1)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海统计年鉴》数据,参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系统,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参数估计,为构建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系统打下基础。(2)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通过对影响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的要素进行分析,选取了单位缴费率与职工个人缴费率之和、长期护理费用人均支出占职工平均工资的比重、长期护理保险报销比例三个关键要素进行调节,对构建的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系统动进行系统仿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3)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方案设计。根据模型模拟仿真的结果,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参数进行设计,选择理论上合理的最优方案,以保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顺利、可持续性运行。经研究,笔者发现,若只将基金累计余额结余量作为判定依据,则长期护理费用人均支出占职工平均工资的50%时,单位缴费率与个人缴费率之和为2%、长期护理保险报销比例为90%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方案较为合理,此时的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为0.83。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我国理论界还少有对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的研究;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即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高血压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高血压性肾损害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也逐年增加。在我国,高血压性肾损害己成为CRF第三位病因。随对高血压病和CRF研究的逐步深入,肾脏病
会议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的有效性.方法 将38例中度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19例,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