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脆弱、黏结丝织品文物自分层揭展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in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织品文物是中华文明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种类繁多、工艺精美,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展现,具有极高的历史、科研、艺术价值。但出土丝织品文物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大多数腐蚀殆尽、不见踪迹,极少数保留下来的也多半糟朽不堪、触之即粉。丝织品文物的出土状况通常呈现出两个共性:严重糟朽、层间黏结。由于出土纺织品文物在埋藏过程中多数是折叠放置的,历经千百的埋藏之后,层与层之间发生黏结,折痕处断裂或极易断裂。为使埋藏地下的瑰宝重焕光彩,揭展无疑是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首要工作。因此,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改善出土纺织品黏结、糟朽的现状就是揭展工作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目前,针对丝织品文物揭展剂和揭展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手段,通过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的作用力,完成出土丝织品的揭展工作。揭展剂的化学成分多数为表面活性剂、柔软剂、渗透剂等生化助剂,可有效的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强度。然而脆弱出土丝织品文物即使成功降低层间黏结力,因丝织品自身强度太差,揭展工作仍会对丝织品文物有一定的损毁。丝织品文物满足揭展的关键在于:丝织品本体强度足够克服丝织品层间黏结的强度。也就是说,解决揭展难题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两种:增加丝织品本体强度、降低层间黏结强度。一般而言,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力和提升丝织品力学强度是难以调和的悖论,也是制约揭展技术发展的主要矛盾。若使用加固剂以提升丝织品强度,则会使其渗透至丝织品层间,从而增加黏结强度。若仅降低层间黏结,而忽略加强丝织品的强度,则无法满足揭展的需要。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利用自分层技术对丝织品文物进行揭展,在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强度的同时,增强蚕丝纤维的力学强度。本研究选取多种文物保护常用材料,利用表面能理论对自分层材料混合液成膜后的分层情况进行理论预判。选择使用聚醋酸乙烯酯、硬脂酸钠作为自分层材料,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验证分层效果,确认硬脂酸钠、聚醋酸乙烯酯混合乳液符合自分层揭展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之上,将自分层揭展技术运用于模拟脆弱黏结丝织品的揭展中。通过剥离强度、抗拉强度表征揭展效果,对揭展剂浓度配比、作用时间设计正交试验。最终确认最优方案为硬脂酸钠浓度0.5%,聚醋酸乙烯酯浓度0.5%,作用时间为4h,揭展效果较好。使用聚焦离子束(FIB)加工技术对揭展剂膜进行刻蚀,获取了揭展剂膜不同深度的梯度空间样品,实现对样品做不同深度的立体分析。加工后样品分别用于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揭展剂膜进行观察,发现薄膜纵向出现明显分层现象。通过比较上下表面、不同深度的揭展剂膜原子力相图发现:揭展剂膜上表面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随着膜深度加深硬脂酸钠含量逐渐减少、聚醋酸乙烯酯含量逐渐增多,呈明显的梯度变化。利用对不同深度位置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揭展剂膜上表面、中间不同深度位置、下表面Na相对含量依次为5.05%、3. 03%、0.37%、0.42%,变化趋势明显。根据激光共聚焦拉曼定量分析聚醋酸乙烯酯在揭展剂膜的不同位置相对含量结果依次是:18. 7%、22%、、61.7%、69. 2%,浓度存在梯度变化。因此,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激光共聚焦拉曼的分析结果共同验证了自分层揭展剂组分的分层情况。将自分层揭展技术应用于模拟样品、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荆州夏家台楚墓、南陵铁拐宋墓出土丝织品残片的揭展工作。利用超景深光学显微镜对各样品揭展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发现,样品在揭展前后无明显变化。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丝织品揭展前后微观形貌,则发现蚕丝表面形成了薄的包裹层。色差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样品、谢家桥样品、南陵样品、夏家台样品的色差平均值依次是0. 82、0.56、0.96、0.70,符合文物保护的色差变化范围。对各个样品进行硬挺度测试发现,模拟样品、古代样品揭展后的悬垂硬挺度、抗弯刚度均较揭展前有大幅下降,说明黏附在蚕丝表面的黏结物、污染物在揭展过程中被部分清洗。揭展剂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蚕丝的柔软度。模拟样品、古代样品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揭展剂后,丝织品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速率受揭展剂成分影响发生了部分改变。对比模拟样品、古代样品动态热机械分析结果后发现,揭展后丝织品抗拉强度有明显升高,断裂伸长率变化不明显。揭展属于整个丝织品文物保护工作中前序阶段,揭展剂必需具备良好的可再处理性才能符合现阶段文物保护的需要。因此,本研究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热重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对自分层揭展技术的可再处理性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其清除效果良好,进一步验证了自分层揭展技术的实际可操作性。通过对模拟样品、古代丝织品文物残片的揭展,综合考量揭展剂分层效果、揭展效果、揭展剂去除效果等因素。本研究将自分层揭展技术应用于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安徽南陵铁拐宋墓、江西南昌海昏侯汉墓出土的不同时期、不同糟朽状况的珍贵丝织品文物(计20件)进行了揭展、揭取,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丝织品文物的自分层揭展技术,改变了以往揭展技术以降低层间黏结强度为研究目的的单一途径。形成了以增加丝织品力学强度、降低丝织品黏结强度两者共同作用为目的的新研究视角,为丝织品文物揭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自分层揭展技术的研究,也为其他类型文物的保护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摘要:英美文学课程不仅包含了对英语语言的教育,也是英语国家文化的载体,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课堂教学仍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将英美文学这一隐性课程合理的设置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本文详细阐述了英美文学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英语改革背景下英美文学课程如何开展
依托生态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罗山县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罗山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笔
专业品牌效应关系着一个学校某一学科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以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为载体,从招生、就业以及科研、教研等方面分析了科技大赛对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品牌效应的影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国内红酒市场不断拓展,经济效益见好,但仍存在营销渠道分散、消费两级分化严重等问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红酒网络营销战
中国的私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私人资本投资仍不活跃,体制性歧视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市场准入、融资渠道和法规政策的不完善是最突出的问题。促进私
短篇推理小说黄金时期的开拓者当之无愧的属于伟大的阿瑟·柯南·道尔(1859-1930),他塑造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堪称历史上最成功、最知名的侦探形泉。阿瑟.柯南.道尔的福尔摩
商业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前人创业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企业文化的传承和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提出了如何发掘、传承老字号文化遗
<正> 冬瓜、黄瓜和西瓜等果实的皮质是观察叶绿体的良好实验材料,尤其是冬瓜更为理想。做法是:取冬瓜一小块,用双面刮脸刀片薄薄地削去表皮,再轻轻地刮取绿色的皮层部分,将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