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IT受体及其配体干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ys0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kit受体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2例EMs病人异位内膜(异位内膜组)及在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c-kit和SCF的表达,并与30例非EMs病人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异位和在位内膜组中,c-kit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MOD)分别为0.40±0.08和0.37±0.07,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的0.28±0.05(P<0.05)。(2)异位和在位内膜组中,SCF阳性表达分别为0.25±0.08和0.22±0.06,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也均高于对照组的0.14±0.04(P<0.05)。(3)c-kit和SCF在异位内膜组增生期和分泌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c-kit和SCF但在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的分泌期高于增生期(P<0.05);c-kit和SCF在位内膜组分泌期和增殖期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4)c-kit和SCF在异位内膜组Ⅰ/Ⅱ期与Ⅲ/Ⅳ期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c-kit/SCF在异位和在位内膜的表达增强,提示c-kit/SCF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c-kit/SCF在内异症中与r—AFS分期无关,提示c-kit/SCF与内异症的严重程度可能无关。3 c-kit/SCF在异位内膜组中表达无周期改变,提示其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后生理特点有所改变而不依赖卵巢激素调节有关。
其他文献
失血性休克后,持续缺血以及不恰当的液体复苏均可引起过度的炎症反应、血管低反应性、血管高通透性、血液流变性异常、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甚至引起器官损伤,发生多器官功能障
中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工作,班主任只有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工作才会得心应手,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尽管广大班主任能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不可否认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现实背离已日趋严重,若不重视,必将会影响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弱化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一、班主任工作的现实背离  1.理念与现实的背离。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大多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管理者,学生就是自己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