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演化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分析——基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和路径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2008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消费需求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总供给和总需求缺口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重要变量之一。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问题不仅是国内外经济学家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也是各级决策者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目前有关消费的研究大多采用局部均衡方法,而基于一般均衡分析的成果则较为少见。本文通过构建面向消费问题的大规模社会核算矩阵(SAM,Social Accounting Matrix)和多部门递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从一般均衡角度定量化地对不同收入分组的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消费结构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收入及消费信贷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居民消费需求的路径依赖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在最新《中国投入产出表2002》和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修正数据基础上,编制了规模为101×101的42部门、5要素的中国城乡居民SAM;其次,建立了中国经济的多部门递推动态CGE模型,该模型通过城乡居民的区分和农业劳动力、非农业劳动力的区分,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城乡二元化特征;通过将中国城乡居民按收入细分为12组(农村低收入户、农村中低收入户、农村中等收入户、农村中高收入户、农村最高收入户、城镇最低收入户、城镇低收入户、城镇中低收入户、城镇中等收入户、城镇中高收入户、城镇高收入户和城镇最高收入户),反映出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间的关系;通过将商品和活动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居住、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和其他,展示了主要消费热点的状况;再次,基于中国城乡居民SAM和中国经济递推动态CGE模型,从一般均衡的角度对按收入分组的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利预测,并就收入利消费信贷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和冲击分析;最后,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进行了结构性路径分析,揭示了居民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居住和文教娱乐消费需求的传导机制和路径依赖方式。 本文的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利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正由生存消费型向发展、享受消费型转变,消费结构得剑了提升;不同收入分组居民的消费行为间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对不同的消费品具有不同的偏好,呈现不同的消费趋势;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表现出不同的消费特点;增加农民收入后,农村居民的消费会有一定增加,交通、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幅较大,而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增幅较小;消费信贷授予会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其中住房、交通通讯产品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增长最快;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存在路径依赖性,主要依赖直接路径进行传导,且路径较为集中。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大众传媒的重点开始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改为互联网和移动平台。而意见领袖作为信息传播的节点,发挥着传播信息与观点的重要作用。影响力作为
摘 要:小说《楼梯口的门》是在“9.11”事件,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大背景下,以讲述了一个二十岁女孩的人生故事为线索,从主人公的视角目睹和感受人生的残酷和悲伤的成长经历,将个人所经历的创伤与集体创伤相融合。本文以主人公的成長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该作品当中主人公在经历创伤和应对创伤之后对人生的顿悟。  关键词:顿悟;成长;创伤文学  作者简介:刘彤(1995-),女,汉族,吉林四平人,吉林大学公共外
摘 要:玛格丽特·劳伦斯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她曾写过一系列以虚构的马那瓦卡镇为背景的小说,而《石头天使》就是其中的一部,小说一经出版就赢得评论界如潮的好评,从而奠定玛格丽特在加拿大文坛的重要地位。在马那瓦卡系列小说中,她运用独特的女性写作方式,刻画出一群执著探求存在意义及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并以此来挑战以男性视角为中心的文学传统。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石头天使》这部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关键词:
《霍乱时期的爱情》(以下简称《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于1985年首
摘 要:希斯克利夫是《呼啸山庄》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其扭曲的性格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孩童时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缺少足够的安全感,无法深刻感知家庭的温度;爱情路上布满的荆棘坎坷,让他无法感受到爱情的美好,种种因素致使其成为一个性格扭曲的人,希斯克利夫身上承担的悲剧是这个社会悲剧的浓缩和体现,但在故事的最后,他最终没有踏上复仇的道路。本文将详细致使希斯克利夫性格扭曲的因素,并对其内在的性格特征
摘 要:艾略特的《荒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典范。它反映了现代主义的主题、基调和技巧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现代主义诗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2--01  一、引言  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时,现代主义革命正在进行中。现代主义的高潮开始于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52个月的屠杀永远地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