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对我国股票价格及流动性的影响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_shang_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宗交易作为证券市场的特殊交易机制,是对普通交易机制的有益补充,在现代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队伍的逐渐壮大,并且由于近几年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宗交易在整个市场交易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大宗交易制度的出现不但能降低交易成本和活跃大额股权的转让,同时对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体制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大宗交易的实证研究同渐增多,本文的实证分析也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对我国大宗交易所做的进一步探讨。   本文的重点在于大宗交易对股票价格和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宗交易对股价的影响是不对称的,表现为大宗买入对价格影响的总效应要略大于大宗卖出对价格影响的总效应,并且大宗买入在永久性效应、暂时性效应以及大宗交易前股价影响的效应均要高于大宗卖出时的相应指标。研究中还发现我国市场大宗买入对股价有明显的助涨效应,由于在沪深两市交易的股票其规模差别很大,为了更科学地反映大宗交易对不同规模股票的影响,本文将所选取的样本股票按照流通股本分为大、中、小三组,发现大宗交易的价格影响在小流通规模股票中最为明显。本文还发现市场流动性深度在大宗交易发生前明显增加,而在大宗交易发生后又呈下降趋势。通过对研究期内发生过非流动股减持和未发生非流通股减持的两组股票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有减持的股票,其大宗交易对股价和流动性的影响都明显大于无减持的股票,这表明了“大小非”减持无疑成了加大股票市场波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本文对我国现行的大宗交易制度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并且认为政府部门不仅要加强对广大散户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更要加大对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的监管,特别是对近几年颇受人关注的“大小非”减持行为的监管,尽可能地减少过桥交易等不正常交易行为的发生,从而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其他文献
劳动力国际流动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的学术前沿问题之一,也是西方各国政府施政的理论依据之一。研究劳动力国际间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首先要了解他
学位
保险公司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占领市场、扩大收益、增加资本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控制保险风险,维持稳定的经营。因此,选择怎样的投资和再保险策略才能使保险公司更好的发展成为保险公司和学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在风险资产常弹性方差模型基础上,以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和再保险策略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做了如下工作:首先,研究了常弹性方差模型下的最优投资和比例再保险。保险公司的盈余过程满足跳-扩散随机
风险理论作为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的一般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保险业、金融以及各种风险管理等领域。经典的风险模型没有考虑到在实际经营中的资金会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因此论文在经典风险模型的基础上,从上述实际情况出发,对常数利率、通货膨胀率、再保险影响因素下的复合二项风险模型进行研究,讨论了复合二项风险模型在几种影响因素下的破产赤字。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相关
1、饮食。平时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青菜、油菜、菠菜、鸡毛菜、香蕉、苹果、草莓、菠萝等。少吃动物脂肪,特别是动物内脏(如心、肝、肾等)。可适当选食黑木耳、香菇、洋葱、海藻、甲鱼、苜蓿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有降低血黏度的作用。   2、适当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打太极拳、舞剑等活动。这些活动能使血液流动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不会发生较快的改变。   3、生活有规律。
本文从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切入,重点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五个阶段的划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与经济增长阶段相对应的人力资本积累五个阶段的划分依据,重新审视了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