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加重视。然而近年来由于生物毒素污染而导致的各种事故层出不穷。生物毒素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的饮食卫生和生存环境。黄曲霉毒素和伏马毒素广泛存在于被污染的粮食和饲料中,并且对于人畜有极强的致病致癌的作用,危害人畜的身体健康。国内外现有的针对这两种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然而这些方法却都有其非常明显的局限性。有些对样品的处理步骤过于繁琐,操作过程复杂,有些需要昂贵复杂的仪器设备,并配备非常专业的操作人员才能完成,有些则容易出现假阳性的检测结果而且结果的准确性也不尽如人意。故本文以这两种生物毒素作为检测物,探究一种新型的快速、简洁、高效的痕量检测方法,来满足人们的检测要求。磁性纳米粒子由于拥有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及超顺磁性等许多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独特效应,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尤其是在磁热疗,生物分离,环境/食品微生物检测,靶向药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荧光纳米粒子由于具有高量子产率、可调的发射波长、宽的激发光谱、窄的发射光谱以及不易发生光漂白等优越的荧光特性,已经广泛用作一种生物标记物。而且量子点经过表面功能化之后发生特异性连接的生物相容性非常好,也可以减小对生物体的各种危害。本文旨在利用磁性纳米粒子和荧光量子点构建一种痕量、快速、高效的检测生物毒素的方法,我们制备了两种检测探针,分别是作为分离探针的连有抗体的Fe304磁性微球和作为信号探针的连有抗原的量子点。结合免疫检测方法,绘制曲线,再通过检测物与标准曲线对比实现检测的目的。我们以黄曲霉毒素和伏马毒素作为检测对象,初步探究了毒素的痕量竞争性检测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对于生物毒素的痕量检测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首先合成了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的磁性纳米粒子和荧光量子点,并对其进行表面功能化,之后通过EDC/NHS的活化,在其表面分别偶联上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和完全抗原,之后通过SDS-PAGE、马尔文粒径仪以及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了偶联的成功。检测过程先利用标准浓度的毒素得到检测的工作标准曲线,通过待测样品与标准曲线的比对得到待测样品的浓度,并与HPLC-MS和ELISA试剂盒这两种常见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证实在痕量的水平上检测,我们的方法无论是在灵敏度还是在准确性上都要优于另外两种方法,最低检测限更是可以达到 O.O1ng/mL。因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痕量检测方法,在检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通过连接不同的配体和受体,可以应用于不同生物毒素、环境污染物或者是疾病标志物的检测。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不单是科学发展的要求,更是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实力日益增长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