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嘉湖平原以其密集而复杂的河网水系,孕育了独特的水乡农耕文化。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村落工作的继续深入,乡村人居环境的更新与整治已经逐步成为了乡村的重点工作之一。现阶段,乡村的更新营建虽然还没有成熟的乡村规划设计模式与方法,但已有部分村落的更新开始立足于村落的独特属性,探讨适合村落的更新策略。本研究以杭嘉湖平原水乡村落为研究对象,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在传统建筑设计的基础上,立足于以水系为本底的地貌特征,提出适用于杭嘉湖平原水乡村落更新发展的策略与方法。首先,在对杭嘉湖平原水乡村落的“人”、“地”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区分出村落空间形态中自然与生产条件限制下的“地貌单元”和人居活动驱动下的“居住单元”两个概念。其次,利用景观生态学和类型-形态学相关理论方法,并结合杭嘉湖平原水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产业的背景因素,对“地貌单元”和“居住单元”的特征进行解析。进而,基于新时期杭嘉湖平原水乡村落建设的需求,归纳并总结出杭嘉湖平原水乡村落“格局-过程-界面”的“地貌单元”基本特性优化和“地块-街道-建筑”的“居住单元”营造策略。最后,以杨墩村“精致小村”建设规划设计作为实证研究案例,尝试说明如何实现基于“地貌单元”与“居住单元”的村落更新策略在杭嘉湖平原水乡村落的空间形态更新中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