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控制策略研究——以VMI为例分析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已经不单是看其自身实力,更要看其整合资源的能力。通过有效的供应链运作快速接触市场,降低库存风险和成本压力;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 QR)能力和高效顾客响应(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 ECR)能力等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改善供应链的长鞭效应等,应不断致力于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提高供应链柔性。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本质是通过共享买卖双方的库存信息,由供应商负责控制顾客的库存水平,避免顾客库存过高或不足,以达到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目的。 本文在回顾供应链的管理方法、特征以及综述国内外VMI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与传统方法的不同,并对几种先进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不确定需求条件下,以零售商为核心的供应商管理库存问题(VMI)中的库存成本关系、价格关系等,以及VMI对供求双方的影响和对供应链系统带来的总成本、总利润变化。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完善了两级VMI模型,即将零售商在VMI之后订货成本的变化引入模型,通过VMI实施前、后一系列的相关成本对比得出结论,与实际情况更加贴近。 最后结合本人在苏州工业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3PL实习经历,将VMI HUB在现实中的操作呈现出来,力图使文章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对企业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在大力推行个体经营户贷款计划,可是三十年过去了,我国的个体经营户贷款计划不仅没有丝毫进步,而且隐隐还有倒退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金融体系相对无法满足个体创业者的需求,相应的金融机构相对无法发挥出正常效能所造成的。2012年,我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推行了个人商务贷款计划,并在我国的很多省份的一二级网点进行相应的试点,事实证明该试点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我国的个体经营户贷款计划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