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污染减排已成为国内外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总量控制是一种宏观调控指标,可以将污染物的排放指标化,从而把区域性的环境目标转变为总量指标分配到各个排污单位。目前我国的总量控制基本上是目标总量控制,即把允许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污染负荷削减率范围内,它的“总量”是基于源排放的污染物不超过人为规定的管理上能达到的允许限额。为实现铁路“十二五”环保规划要求的“铁路力争实现增产不增污”目标,本文借助于新思维和新工具,对2013-2015年的铁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同时从污染源、路局和总公司三个层次构建了铁路主要污染物控制管理体系,为今后铁路行业开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1、通过对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实现了对目前铁路行业的主要环境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筛选和识别,并对铁路行业现有污染源治理工艺、处理效果、排放因子和排放规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2、通过SPS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对B铁路局和S铁路局2010-2012年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进行分析,并通过频数分析方法确定铁路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的警戒上限值,为铁路局监管各站段污染物排放浓度提供依据。3、结合铁路“十二五”发展需求,综合考虑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治理现状、环境容量等因素,提出工业废水监测指标增加BOD5、LAS、镉、挥发酚、Cr6+、铬、铅、锌、铜、汞、色度、水温、浊度、溶解氧、高锰酸盐等;生活污水监测指标增加总磷、LAS、色度、水温、浊度、溶解氧、挥发酚、BOD5、总余氯、粪大肠菌群等:对于锅炉废气监测指标增加林格曼黑度。并从能源消耗、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振动五个角度构建了铁路主要污染物控制管理监测指标体系。4、通过对各铁路局同一年度数据横向比较和同一铁路局不同年度数据纵向比较,确定铁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总换算周转量之间的关系,即计算出铁路行业主要污染物的单位换算周转量排污系数。结合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了“十二五”期间铁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析了各铁路局“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排放预测值和规划值之间的差别,得出各铁路局的单位换算周转量排污系数每年要减少13%才能完成铁路“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