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以文化印迹为视角来系统探讨它在城市公共空间复兴中的价值、功能、元素构成、基本原则、具体方法等问题。本研究以界定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为起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文化印迹及文化记忆的关系,探索文化印迹及文化记忆在城市公共空间复兴中的价值和功能,进而分析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形象载体和印迹元素,最后提出基于文化印迹的公共空间复兴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具体来说:第一部分:从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入手,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可能的办法是立足于城市文化印迹来打造城市公共空间。在此基础上综述本研究的主要文献,然后指出本研究的方法、目的、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印迹及文化记忆的概念、特点、分类等问题,指出文化记忆是文化印迹的主体性因素,它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建造原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文化记忆与城市文脉和城市记忆紧密相关,而且正是由于对文化印迹设计原则的失察,给国内的城市公共空间带来千城一面、互相模仿、功能缺失等问题。第三部分:论述文化印迹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价值和功能。研究指出,文化记忆是基于文化印迹的人类意识活动的基础和人与城市之间关系的精神纽带,尊重文化印迹不仅是对人本主义城市设计理念的切实尊重,也在增强城市凝聚力、保护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及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第四部分:论述城市公共空间里的文化印迹要素。详细考查城市文化印迹的载体和构成元素,包括场景、符号、活动三部分,并发掘它们对于公众记忆的作用特点和规律。第五部分:论述基于文化印迹的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研究的原则和策略。在以上文化印迹要素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人本主义的总体原则、可持续的历史性原则、强化结构秩序的整体性原则、空间尺度的适宜性原则以及公共空间复兴的参与性、共享性原则等,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保存、强化、修复或改造城市公共空间的肌理,注入记忆复兴元素来突出公共空间的主体性和场所精神。通过植入新的功能及功能置换来激活城市公共空间,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兴,着力将其打造成一个充满记忆元素的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都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