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柔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伊曲康唑耐药的分子机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检测克柔念珠菌临床分离株不同组间的耐药基因表达差异,初步探讨其对伊曲康唑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方法:1.收集临床菌株:克柔念珠菌均来源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菌株,均经过科马嘉显色培养基、VITEK 2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质谱仪鉴定标本。2.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按照ATB FUNGUS 3试条检测克柔念珠菌体外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同时利用酵母样真菌微量稀释法药敏板对药敏结果进行验证,并根据MIC值将菌株分成3组:伊曲康唑敏感组(S)、剂量依赖性敏感组(SDD)、耐药组(R)。本实验质控菌株为近平滑念珠菌(ATCC 22019)和克柔念珠菌(ATCC 6258)。3.检测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提取克柔念珠菌基因组DNA,对靶酶基因ERG11进行扩增和测序,比较伊曲康唑敏感组、剂量依赖性敏感组和耐药组ERG11基因有无核苷酸突变差异。4.检测耐药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情况:提取克柔念珠菌总RNA,对其进行反转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比较伊曲康唑敏感组、剂量依赖性敏感组和耐药组靶酶基因ERG11、外排泵编码基因ABC1和ABC2的m RNA表达差异。结果:1.本实验共收集16株克柔念珠菌临床菌株,其中伊曲康唑敏感组3株,剂量依赖性敏感组8株,耐药组5株;2.16株克柔念珠菌ERG11基因共存在7个突变位点,其中6个同义突变,1个错义突变(C44T),但三组中均可出现该错义突变;3.克柔念珠菌临床分离株伊曲康唑耐药组ERG11基因m RNA表达量较剂量依赖性敏感组和敏感组高(分别P=0.015和P=0.002);耐药组ABC2基因m RNA表达量也较剂量依赖性敏感组和敏感组高(分别P=0.016和P<0.001),且剂量依赖性敏感组m RNA表达量高于敏感组(P=0.007);而耐药组ABC1基因m RNA量表达较低。1株同时耐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克柔念珠菌(CK10),其ERG11、ABC1和ABC2基因m RNA表达水平在所有耐药株中均为最高。结论:1.靶酶编码基因ERG11的基因序列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未发现克柔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存在与伊曲康唑耐药有关的突变位点。2.靶酶编码基因ERG11和外排泵编码基因ABC2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克柔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耐伊曲康唑的主要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实验背景与实验目的:肝细胞癌是我国最常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因患肝癌而死亡的人数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0%;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且容易发生术后复发
由于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协议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并且对请求/应答信号的数据源缺少认证机制,任何客户端可以伪造恶意的ARP报文,毒化目标主机ARP
通过 3a对比试验 ,采用清园除杂、垦复施肥、整形修剪等综合营林措施和根据油茶生理特点提出的生理调控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可促进成林油茶快速丰产丰收 ,产油量成倍增长 ,起
《旧唐书》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材料,然因修书时值战乱之后,许多经籍散乱不存,或流落民间,又仓促上马,一蹴而就,客观上造成了修书质量难以提高。书中不仅存在鲁鱼亥豕之讹,
通过实验分析了升温速率、气体流量、试样填充量、试样粒度及试样摆放位置等DSC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取得满意的结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文中介绍了一种六通道方位旋转关节的设计方法,对旋转关节的整体布局、各通道旋转关节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测试结果。该旋转关节由一路X波段高功率波导
目的:寻找解释诱发爱情嫉妒竞争者特征性别差异现象的原因。方法:采用《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和《诱发爱情嫉妒竞争者特征的情景测验问卷》对302名大学生进行调
为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减轻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衰弱、行为功能、情绪)和心血管系统(包括血压、血脂、心电图)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环境噪
为了表征金属芯压电纤维增强聚合物基(MPF/PM)复合材料非线性、时变的压电-黏弹-塑性行为,基于变分渐近理论建立MPF/PM增量形式的细观力学模型。首先分别导出聚合物和MPF增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外来工逐年增多,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更是外来人口的集中地。外来工要适应城市生活,会面临各种困难,语言适应是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