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凉膈散治疗哮病·热哮(火郁膈间,肺气奔迫)的临床观察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古至今各朝各代医家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及理论升级,不断完善热哮在中医学路上的痕迹。本课题从“哮病主于火”角度出发,立清上泻下,降逆平喘之法,在支气管哮喘轻、中度发作范围下,将属于热哮(火郁膈间,肺气奔迫证)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随机,开放,临床疗效对照观察,完善“哮病从火”论治的临床效用价值,这一理论开拓了哮病在中医学理论的新篇章,解决西医治疗该病的局限性,扩大支气管哮喘治疗方式的问题。方法:严格按照中西医诊断标准及病例纳入标准,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的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病例72例。将7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加用加味凉膈散组)和对照组36例(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组),同时两组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用于哮喘急发难以控制之时。两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主次症、FEV1%及沙丁胺醇使用次数等相关基线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经过为期1周的临床观察,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疗效、主次症改善情况、肺功能FEV1%及沙丁胺醇使用次数的观察数据,客观评价加味凉膈散在治疗哮病·热哮(火郁膈间,肺气奔迫证)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中医症候疗效判定结果明显优于(P<0.05)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哮病主症(喘促、喉间哮鸣)的改善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兼次症(胸中烦热、咳嗽及口渴,小便短赤或便秘)的改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明显。通过临床观察比较肺功能FEV1%,两组内前后比较有差异,两组间疗后比较无差异。两组沙丁胺醇观察期前1周次数-观察期1周次数的比较存在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导师王檀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呼吸病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多年,总结其临床实践经验,得出“哮病主于火”的理论基础,指出腠理先虚,火邪乘之的观点,提倡从火热论治哮病,本课题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及科学的方法在临床观察中求证得出用加味凉膈散治疗哮病·热哮(火郁膈间,肺气奔迫证)疗效显著,具有正确性、可行性。
其他文献
根据桁架钢结构的受力特点,采用变截面梁单元模拟起重机臂架整体结构,建立了一种有限元简便分析方法,对履带起重机臂架结构的受力状况和应力特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确定了危险
目的:为观察和验证大肠俞募配穴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我们通过观察电针刺激大肠俞募穴与常规西药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对功能性腹泻患者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比较,从而为临床应
目前,高等学校随着社会的大发展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才能加强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全面提高当代人才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有效
[目的]运用生化、组织、行为学方法评价D-半乳糖引发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模型,测定海马脑区甘丙肽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甘丙肽在AD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浪潮把会计信息化推向前列,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面临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如何实施?成为会计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创作的名篇,被誉为昭和时代的青春之歌。"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理念之一。川端康成的作品大多体现了物哀之美。《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之美是通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复发/难治性MM新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18例确诊为复发/难治性的MM患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血液及胃窦组织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10只,模型
为了确保长期提供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促进师生高效率教学互动,就必须要进行教学管理,力求在合理把控教学进度和质量的同时,赋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并适当缓解师生之间的冲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公路里程迅猛发展,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不断提高,各类公路工程投资快速持续增加。由于公路项目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