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完善肉羊粗饲料原料数据库为出发点,选用我国肉羊生产中常用的10种粗饲料原料为研究对象,使用Sable开路式循环气体代谢系统实测活体甲烷产量,结合消化代谢试验,以套算法测定代谢能,并分别利用原料常规养分含量与可消化营养物质建立代谢能预测方程。试验一探讨肉用绵羊单一粗饲料代谢能值的测定方法并确定采用替代法时羊草的最佳替代比例。选用杂交肉用绵羯羊30只,完全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是:直接法测定的全羊草饲粮组、用于替代法的基础饲粮组和将羊草以60%、40%、20%的比例替代基础饲粮的3个试验饲粮组。试验包括预试期10 d,测定甲烷3 d,消化试验6 d。结果表明:直接法和替代法测定羊草的CP、NDF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直接法中全羊草饲粮的DM、OM、GE消化率显著高于60%组(P<0.05),与40%组、20%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羊草饲粮测得羊草DE显著高于60%组(P<0.05),与40%组、20%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羊草饲粮测得羊草ME显著高于60%组(P<0.05),与40%组、20%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直接法与不同替代比例测定的羊草代谢能有显著性差异,在采用替代法测定羊草的代谢能时,最佳的替代比例为20%。试验二为进一步验证套算法测定单一粗饲料ME时的适用性,为单一秸秆饲料有效能值得测定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依据。试验动物同上试验,完全随机分为9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以10%、20%、30%、40%、50%、60%、70%和100%花生秧替代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全花生秧饲粮组测得花生秧DM消化率与20%、30%、40%组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全花生秧饲粮组测得花生秧OM与20%组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花生秧CP、GE、NDF、ADF和EE表观消化率,全花生秧饲粮组与10%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花生秧饲粮组测得DE、ME与20%、30%和40%组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因此:在饲粮中花生秧的适宜替代比例可以测定出其实际的有效能值;用套算法测定秸秆粗饲料能值的适宜替代比例为20%。试验三是根据试验一和试验二确定的适宜替代比例,依托套算法测定10种原料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有效能,旨在建立粗饲料原料ME与营养物质消化率估测模型。结果表明:粗饲料原料DM、OM、GE、CP和NDF的消化率与其DM、OM、GE、C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NDF、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DE和ME与其DM、OM、GE、CP、DDM、DOM、D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NDF、ADF、DNDF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建立的ME预测方程为:ME(MJ/kg DM)=-6.943-0.101NDF(%)+0.704GE(%)-0.101ADF(%)+0.138OM(%)+0.032CP(%)(R2=0.994,n=60,P<0.01)。ME(MJ/kg DM)=13.890-0.037DNDF(g/kg DM)+0.021DP(g/kg DM)+0.010DDM(g/kg DM)-0.008DOM(g/kg DM)(R2=0.990,n=60,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