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风险识别研究——以海连(天津)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eg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货运代理是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之间的重要桥梁,在商品运输的环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够根据委托人托运货物的具体情况,设计最优的运输方案,提供各方面的专业咨询和建议,能及时掌握货物全程的运输信息,随时向委托人报告货物在途的运输情况,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外贸商品的空间转移离不开国际货物运输的有效协调,因而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实际上是有关贸易量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随着我国2002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很多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实力有限,服务不够规范,与国外同行企业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入世后我国国际贸易事业发展的需要。入世在带来大量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实力不强的我国国际货运代理面临:越来越挑剔的交易对手、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流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风险。   除此之外,国际货运代理涉及到的业务关系方多、业务流程长。复杂的业务和交易流程使得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进出口事业的繁荣、进入壁垒的降低也引发了整个行业剧烈竞争,由此如何认识风险和规避风险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对于我国的货运代理企业来说,由于受资源能力的局限,其承担风险的能力较低,因而如何识别面临的风险并加以预防和控制,是增加其竞争优势的有力出发点。   在详细分析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行业特性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国际化风险识别流程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国际化风险识别。同时以海连(天津)为典型案例的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化风险识别流程,及海连对识别出的国际化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期为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国际化风险识别、防范和规避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从1985年开始实施,是政府的一项出口财政激励机制,是国家鼓励出口、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是企业外贸出口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近年来,随着国际对外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化学习,即e-Learning,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电子化学习,这一概念自1992年首先在美国提出来后,很快风靡全球,并以其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特有优势受到全球教育培训机构、组织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应用与追捧,其间经历过两次成长与兴衰浪潮。我国成人网络教育的兴起正是基于电子化学习这一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很快作为学历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在各类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