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灯》助词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立足于《歧路灯》的丰富的语料,并参照前辈学者对于近代汉语中助词系统的分类标准,把《歧路灯》的助词系统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事态助词、语气助词以及概数助词几类.《歧路灯》成书于清乾隆年间,因此一方面保留了近代汉语的语法特征,如:"得"字除了做结构助词外还用作动态助词;"将"字的虚化程度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语气词"呀"仍是一个独立的语气词,而不是"啊"的变体等.另一方面《歧路灯》成书的年代已是近代汉语发展的末期,随着助词系统的发展,很多助词在语法功能上已经非常的接近于现代汉语了,如:"得"位于动结和动趋式之间为可能补语,已无例外;"得"可以引导修饰形容词的程度补语;"的"可以构成"的"字结构做主语、宾语、谓语、状语、补语;此外动态助词"着"、概数助词"把"的用法也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其他文献
兼具"精神界战士"与小说家两种品格的路翎1939——1948年的小说创作最突出的特点是表现出对战争语境中人的生命现象的关注,这种关注继承了"五四"时期的启蒙立场,其对象主要集
第一部分"绪论"就汉英构词法比较研究的意义、研究概况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研究方法又分为对比分析、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兼顾共时与历时以及词法和语法相结合
该文立足于汉字教学的初级阶段,在对一千基础汉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教学方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汉字的音、义,提高学生识记使用汉字的能力.具体内容,我们将《外国人基础汉语
该文立足于汉语语法没有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的作用突出的特点,以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接口为切入点,针对汉语介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在大规模真实语料库的支持下,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