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登记注册,是指登记主管机关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申请人提交的登记申请予以审查、核准,并给出书面确认的行为。企业登记注册制度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经济秩序,确保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企业登记制度开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历经改革开放风雨的洗礼,有过数度改革。但审批制度繁琐,市场准入困难,已成为市场经济的绊脚石。在此背景下,登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从2012年在广东省试点商事登记改革,到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我国的登记制度管理模式开始由“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但改革伊始,相关法律规范的滞后、流程更新观念转换的不及时、配套监管制度的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改革成效,如何有效推行“宽进严管”、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将决定我们能否实现“建立高效、透明、公正的现代公司登记制度,形成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的改革目标,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温州市作为全国民营经济的先锋城市,登记制度改革对地方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将重点实地调研温州地区在登记制度改革下企业登记“宽进严管”管理模式不完善所带来的影响,结合服务型政府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将运用政府职能理论,结合“服务型”政府理论,对政府与企业登记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归纳出我国现行“宽进严管”登记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在温州市企业注册登记管理的实际工作,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分析论证现行企业登记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的从完善法律法规制度、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创新登记管理体制、健全信用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