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改革脚步的日趋迈进,银行商业化和市场化发展蓬勃兴旺,但随之而来,金融市场上的信贷集中也日趋的明显。从短期来看,正是因为各类金融机构有能力自动根据市场上的经济运作规律和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经济发展,所以信贷集中的形成是必然的,信贷集中也不完全是弊端,它体现了国家经济政策或行业政策的导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从长期来看,信贷集中最大的危害就是,信贷的过度集中,会使得资金的风险加大,一但出现不利因素,给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的打击是不可预计的。信贷之所以集中,是因为人们理智上的短视性,信贷人员往往只注意到眼前的风险,而没有把目光放长远,关注到日后资金集中所造成的风险集中问题。信贷集中是一把双刃剑,怎样去看待信贷集中的问题,首先应该充分利用信贷集中的优点,再者应该预防信贷集中的弊端。在本文的论述中,首先在搜集数据上,选取了我国典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数据,并加以微调和整理。其次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信贷集中的特点,选取了六个不同的方面,权限,资金、区域、客户类型、行业、期限进行信贷集中倾向的分析。接下来根据我国信贷集中的表现,以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针对我国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规模效益理论”和银企之间的博弈关系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宏观的经济金融政策和银行人的行为金融学等现实角度的分析,说明我国信贷集中的特殊成因和必然性。最后,针对前文叙述的信贷集中的现象、特点、形成机理和形成原因,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我国信贷集中问题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