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不同促性腺激素启动剂量对不同体重指数(BMI)和体表面积(BSA)患者IVF/ICSI-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在2016.06~2019.06期间行IVF/ICSI-ET助孕的5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A组80例(BMI23
【基金项目】
: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胚胎发育与再生研究及遗传资源库与诊断平台建设(编号:ZDKJ2017007); 海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编号:ZDYF201915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促性腺激素启动剂量对不同体重指数(BMI)和体表面积(BSA)患者IVF/ICSI-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在2016.06~2019.06期间行IVF/ICSI-ET助孕的5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A组80例(BMI<18.5 kg/m2),B组388例(BMI 18.5~23.9 kg/m2),C组87例(BMI>23.9 kg/m2);A、B、C组中再根据Gn启动量的不同分为A1/B1/C1组(Gn<150IU),A2/B2/C2组(150IU≤Gn<225IU),A3/B3/C3组(Gn≥225IU)各3个亚组。根据体表面积(BSA)的不同分为D组279例(BSA≤1.61),E组276例(BSA>1.61);D和E组中再根据Gn启动量的不同分为D1/E1组(Gn<150IU),D2/E2组(150IU≤Gn<225IU),D3/E3组(Gn≥225IU)各3个亚组。比较各组间的IVF/ICSI-ET临床结局。结果:1、体重指数组中A、B、C三组间Gn使用天数、获卵数、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全胚冷冻周期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三组间Gn总量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大而呈增加趋势(P<0.05)。虽然C组受精率高于A组(P<0.05),但A组和B组、C组和B组之间受精率比较无差异(P>0.05)。2、体表面积组中D、E两组间Gn使用天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全胚冷冻周期率、2PN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n总量随着体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多、获卵数则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体重指数A、B、C各亚组内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LH、P、E2)、2PN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3、B3、C3组的Gn总量最多,均大于各自的比较亚组(P<0.05);A1、B1、C1组的Gn使用天数最长,均大于各自的比较亚组(P<0.05);A2、B2、C2组优质胚胎率最高,C2组优质胚胎率大于C3组(P<0.05)。A2组受精率高于A1组(P<0.05)。B3组获卵数、全胚冷冻周期率小于B1、B2组(P<0.05)。4、不同体表面积D、E各亚组内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LH、P、E2)、获卵数、2PN卵裂率、全胚冷冻周期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3、E3组的Gn总量最多,均大于各自的比较亚组(P<0.05);D1、E1组的Gn使用天数最长,均大于各自的比较亚组(P<0.05);D2、E2组优质胚胎率最高,E2组优质胚胎率大于E1、E3组(P<0.05)。E3组受精率大于E1(P<0.05)。结论:1、在卵巢储备正常患者的IVF/ICSI-ET助孕过程中,体重指数和体表面积可影响卵巢反应性,但对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2、同一体重指数或体表面积患者,不同的Gn启动剂量,均可获得满意数量的卵母细胞和相似的妊娠结局。当启动剂量在150IU≤Gn<225IU范围时,Gn总用量少、用时短,优质胚胎率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海南省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结构化问卷进行横断面相关性研究,纳入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癫痫专科门诊及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78例海南省成人癫痫患者,使用癫痫登记表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社会学及临床资料,同时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完成五项关于患者健康和心理状况的内容:简明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
目的:观察丁酸钠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BDNF成熟体mBDNF和前体pro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0-200uM浓度的6-OHDA作用不同时间,诱导损伤PC12细胞,之后通过CCK-8法检测6-OHDA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筛选细胞造模的最佳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6-OHD
目的本次研究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疗脑损伤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患者是否有促醒效果,使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从中获益,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无痛、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纳入16例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此次研
目的:(1)分析海口市2015-2017年度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与气候因素日变化及月变化特征,了解相关流行病学趋势;(2)分析与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救治人数敏感性气候因素,探讨气候因素对院前急救心脑血管救治人数的影响及变化趋势,为防控院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5~2017年海南省海口市急救120中心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患者资料数据,参考相关文献和国际疾病分类的方
背景与目的: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正在逐年升高。脑梗死多与颅内动脉的粥样斑块形成有关,可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往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功能障碍是AS的最早期病理改变,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往往会释放出大量细胞炎性因子,从而促进血液中的炎性细胞聚集,扩大损伤范围。可见有效遏制
【目的】探讨海南省海口市某三甲医院“互联网+医疗”模式下基于云技术及住院病历大数据汇聚平台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n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sICAS)患者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现状及影响院内双抗治疗的因素分析。【方法】通过慢病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筛选方程式抓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6.01至2018.12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对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Transient tachypnea of the newborn,TTN)的中晚期早产儿的治疗效果及回顾性分析过去五年TTN的诊疗情况,并比较现在与过去的诊疗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03月至2019年0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诊断TTN的41例
目的:基于临床实践,探讨联合微信平台的综合干预对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患者干预治疗的效果和干预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的浓度水平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同时探讨微信平台在PSCIND管理中的可行性,并为其推广提供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i NO)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并
目的:探讨血清中Aβ1-42、Orexin-A、Tau蛋白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及其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价值,并了解其他可能危险因素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7例及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