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向着更富更强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契机,这对我国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库的建设已然成为我国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进一步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进程同样需要智库的智力支持,因此我国的智库建设已然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而高校智库作为我国智库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无论是我国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智库报告》还是宾夕法尼亚大学TTCSP项目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8》中,高校智库的上榜数量少之又少,这就说明我国高校智库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在运行机制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其发展步伐放缓,只有找出这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分析其成因,抓住目前高校智库发展的特点并结合国际上一流高校智库建设的经验借鉴,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进一步加快我国高校智库的建设,明确高校智库建设的方向。本文主要采用了访谈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高校智库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以及国内外高校智库建设的对比,找出目前高校智库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同时通过国内外高校智库建设案例的比较得到相应的启示,从而提出优化高校智库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由于受我国传统的决策体制、高校自身属性等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制约,高校智库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分为两个大方向:外部运行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外部运行机制主要存在沟通机制不畅通、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以及没有形成完备的市场机制等问题;内部机制主要存在高校内人员管理机制混乱、经费管理机制不完善、成果评价机制不合理和成果转化机制滞后等问题。通过资料整理分析得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决策体制较为封闭、智库产品市场化程度低、高校智库缺乏用人自主权、缺乏多元化筹资途径及财务自主权、成果评价方法缺乏创新性以及高校缺少完备的智库成果转化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完善信息共享及沟通机制、建立良性市场竞争机制以及高校给予高校智库用人自主权及财务自主权、创新成果评价方法和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为我国高校智库的建设提供更加合理的参考,以期能使高校智库可以发挥其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