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chiff base类化合物凭借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在光信息存储、分子开关、分子传感器、非线性光学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世界各国众多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和结构修饰,在吡唑啉酮的3位引入呋喃基、对氟苯基,4-位引入取代苯基,制备了22种1-苯基-3-呋喃基/对氟苯基-4-取代苯基-5-吡唑啉酮缩氨基硫脲类、苯基氨基脲类两个系列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考察了吡唑啉酮3位和4位的取代基、末端取代基碳链的长短及侧链上硫或氧原子对化合物光致变色性质和晶体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其变色机理,总结了结构与光致变色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合成具有良好性能的光致变色化合物提供了指导意义。第一章合成了13种1-苯基-3-呋喃基/对氟苯基-4-取代苯基-5-吡唑啉酮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这些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质及反应动力学。发现其中P4FP3ClBP-MTSC和P4FP3BrBP-MTSC具有可逆光致变色性质。通过晶体结构、红外光谱和理论计算,推测该系列的变色机理为从醇式到酮式的分子间的质子转移、分子间与分子间双质子转移。第二章合成了9种1-苯基-3-苯基/呋喃基/对氟苯基-4-取代苯基-5-吡唑啉酮缩苯基氨基脲类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固态化合物除PαF3ClBP-PSC和PαF4ClBP-PSC不具有光致变色性质外,其余7种化合物均具有光致变色性质,并且还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及抗疲劳性,有望作为荧光开关与光热控制的分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