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已迈入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提出了建设农村社区的重要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把国家出台的各项便农利农政策落实到农民身上的平台。然而,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分割的城乡体制,我国城乡社区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明显滞后,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增长和日益多样化的需要。本文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提出有利于我国农村社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基本架构。在对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区自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等概念和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政府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我国部分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尝试和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等几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借助相关统计资料,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遇到的困境,如社区建设主体对农村社区的认识不足、社区规划与管理不当、建设主体缺乏自主性、农村社区的基础条件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社区治理体系不健全、制度建设不完善等,并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我国从开始探索建设农村社区的道路以来,就没有设立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而是大力提倡各地探索符合当地实情的建设模式和方法。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但由于各地基础条件和文化习俗等存在差异,农村社区的建设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和内容,不同地区的农村也缺乏可以参考的共性经验,特别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村社区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在建设农村社区的过程中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为此,本文结合此类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农村社区的思路和基本架构,从建设思路、基本原则、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制定科学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提高建设主体的自主性;整合资源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拓展渠道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支持;完善农村社区的内部治理结构;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为农村社区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等等,旨在为与其情况类似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在建设农村社区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研究对象定位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特别是那些散村居多、行政村之间距离较远的纯农区地区。通过实地考察,在对所获取的实地材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社区建设内容,对与此类地区情况类似的农村社区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和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