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广东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及晚治疗的情况,评价治疗满6个月时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人群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率和有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在广东省六个地市招募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新报告、HIV感染确诊年龄≥18岁、现住址在广东省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随访,本文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31日。使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结合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可获取的信息,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HIV相关症状与就医行为、抗病毒治疗政策知晓情况、抗病毒治疗认知与态度、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意愿、社会资本、社会支持、HIV相关耻辱、抑郁症状等。应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使用?±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接受抗病毒治疗和晚治疗的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治疗对象病毒学失败的因素。结果:1.社会人口学特征:1101名研究对象确诊时的年龄中位数为44.53(30.90~56.37)岁,以男性、HIV感染确诊年龄≥4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家政/家务/待业、购买医疗保险、个人月收入≥3000元、经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HIV、通过医疗机构发现、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者居多。晚诊断率为40.12%(400/997)。2.HIV相关症状及就医行为:57.07%(577/1011)研究对象在HIV感染确诊前一年出现过HIV相关症状,主要包括“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3个月内进行性下降>10%”、“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和“反复发生的原因不明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等症状31个月”等症状。95.32%(550/577)的人有就医行为。3.抗病毒治疗意愿和认知:97.52%(986/1011)研究对象愿意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61.52%(622/1011)的人知晓“国家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认知方面,研究对象中有76.85%(777/1011)认为“尽早治疗会延缓发病”;31.65%(320/1011)表示“治疗越晚越容易产生耐药性”;70.33%(711/1011)同意“尽早治疗可预防配偶/恋人/性伴被感染”;74.88%(757/1011)认同“尽早治疗后,仍有必要每次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分别有46.69%(472/1011)和43.62%(4141/1011)的研究对象担心“尽早治疗带来的一些医疗费用会增加生活负担”和“尽早治疗会让身边的人怀疑自己得病”。4.社会资本、社会支持、HIV相关耻辱和抑郁症状:社会资本有四个维度,有社会信任、集体活动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的比例分别为39.76%、17.71%和8.31%,社会凝聚力维度的平均得分为(5.60±0.97)分。社会支持的总平均得分为(32.38±7.25)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依次为(19.52±4.97)、(6.94±2.46)、(5.91±1.77)分。HIV相关耻辱的总平均得分为(21.93±5.04)分,个人耻辱、担心公开、负面自我形象和关注公众态度四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为(6.45±1.81)、(3.96±1.23)、(7.51±1.98)和(4.02±1.25)分。抑郁症状检出率为60.04%(607/1011)。5.接受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86.84%的研究对象接受抗病毒治疗。女性(aOR=2.85,95%CI 1.54~5.2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aOR=3.71,95%CI 1.37~10.08)、愿意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aOR=3.11,95%CI 1.22~7.92)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保护因素;而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0个/μL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可能性较低(aOR=0.39,95%CI 0.23~0.67)。6.晚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晚治疗率为42.14%(370/878)。HIV感染确诊年龄为(30~49)岁(aOR=1.73,95%CI 1.10~2.71)、350岁(aOR=2.00,95%CI 1.18~3.42)和有HIV相关症状者(aOR=1.73,95%CI1.30~2.31)更有可能出现晚治疗;而通过检测咨询机构发现(aOR=0.69,95%CI 0.49~0.97)和高社会支持者(aOR=0.69,95%CI 0.52~0.93)出现晚治疗的风险性较小。7.治疗的病毒学失败情况及影响因素:325名接受抗病毒治疗满6个月且接受病毒载量检测的治疗对象的病毒学失败率为5.8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结果发现,有漏服药物行为者发生病毒学失败的风险更高(aHR=3.56,95%CI 1.18~10.72)。结论:1.广东省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率和病毒学抑制率较高,但晚治疗率也处于较高水平。2.影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意愿。男性、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不愿意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0个/μL者更倾向于不接受抗病毒治疗。3.影响晚治疗的因素有:HIV感染确诊年龄、样本来源、HIV相关症状和社会支持。HIV感染确诊年龄330岁、有HIV相关症状、医疗机构来源和低社会支持者出现晚治疗的可能性较大。4.影响治疗病毒学失败的因素是漏服药物行为,有漏服药物行为者发生病毒学失败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