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开展大学生评教活动三十年来,在评教制度建设和手段更新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实践的深入开展,总结学生评教经验,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发现学生评教新的转向——评教过程公平。大学生公平评教是摆脱评教困境,推进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的关键所在。 评教过程公平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经历的课程、教学、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公平体验或对待做出价值判断。本研究在分析利用相关研究资料和学生评教问卷的基础上,自编“大学生评教(公平)调查问卷”,并选择13所普通本科高校140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 本文从大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主体、理解课程、有效学习和第四代评价等理论为指导,运用“过程公平”之眼,借助“实践—审议—开发”操作模型,对学生评教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建议。全文由四个部分和结语构成。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问题源起、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主要观点、研究思路及内容、研究方法,对教育过程公平、大学生评教、评教过程公平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研究大学生评教问题的理论视角。在大学生主体性理论引介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过程公平观、理解课程思想、有效学习理论和第四代评价理论的阐释,为评教资源范围的选定、评教目标的建构、评教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和评教主体及功能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支持。 第三部分: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评教过程存在诸如,“被评教”、“不及时公开结果”、“指标表述不清楚”、“活动不简约”、“课程公平受考试影响大”、“教学公平受师生关系和教师形象干扰严重”、“功能上忽视学生素质提升”、“管理上‘越权’与‘失权’共存”、“技术有待提升”以及“结果运用综合效益低”等问题。且不公平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 第四部分:从“共享共责”评教观教育、制定自助和开放的学生评教制度、提高学生评教支持性保障水平和加快“学生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评教过程公平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