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理意义上的“诗性”(诗性智慧),语出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新科学》一书,它是原始人类在思维方式、生命意识和艺术精神等方面的特性总称。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性”秉承这一概念,并且特指在中国传统的诗学精神与诗性文化的熏染下,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审美精神,它具有天人合一、物我互感的整体直觉性,含蓄深刻、以此达彼的符号隐喻性以及追求意境、崇尚想象的审美至上性等特质。诗性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领域中的魅力散发,主要表现在包括圆和、谐和、中和等意义的和美之上,讲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含蓄曲折的曲美之上,以及淡雅、飞动、空灵的韵美之上深刻理解诗性的内涵,对完善当今平面设计的创作实践具有极大的启发借鉴作用。首先,可以从创意立项的高度,建立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诗性智慧;其次可以从微观要素着手,建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诗性单元;最后还可以从美学编排的角度,进行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诗性组合。重塑诗性不仅能帮助设计师转变创作思维,从文化源头理解和继承传统,表现真正具有东方哲学气质、蕴涵东方智慧与审美的设计魅力,从而改善中国本土平面设计最突出的“文化迷失”和“美感缺失”两大现状,它亦能迎合国际、国内品牌“本土化”传播策略的发展趋势需要,寻求到与中国消费群体性格、心理、习惯相吻合的沟通途径。此外,依托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法论背景,总结民族设计的形式规律,紧扣诗性的特质,构建体现自己民族本位的审美理论框架,也是对现有设计美学理论进行的有益补充。《论中国平面设计的“诗性”魅力》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艺术设计学科之间的课题,涉及文学,艺术设计两个学科领域。因此围绕论文内容,主要采取了市场调研、文献资料引用、案例分析评价、参与实际创作以及针对知名设计人士的个别访谈等方法对这一命题展开论证研究。站在诗性的高度重新审视和认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古典美学的本源,倡导符合中国内在文化的诗性回归,不仅是对过去最好的承接,更是赢得了将来在与国际市场进行跨文化传播时的有力支撑。不容置疑的是,它将极大的提升现阶段平面设计的整体水准,并且因其独特的气质和内蕴获得广泛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