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是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和能源消耗大省,不断增长的人口、偏重的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形成了较为尖锐的矛盾。为推进山东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必然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节能降耗,从而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在节能降耗方面制定了-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节能政策仍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十三五”期间,山东省依然面临十分严峻的节能形势。开展山东省节能政策研究,对于优化完善节能政策体系,发挥最佳的政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山东省节能现状,分析了节能政策存在的不足,充分讨论了国内外节能先进政策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节能政策的建议。除了绪论外,本文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近年来山东省节能政策的成效,包括落实节能目标责任管理,落实考核激励制度,着力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统筹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重点抓好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了企业“第二生产线”。同时,分析了山东省节能工作在“十三五”面临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第二部分总结了国内外节能政策经验。主要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归纳总结较为成熟的节能政策和成效,为山东省节能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参考。第三部分分析归纳了山东省节能政策存在的不足。指出山东省经济结构偏重问题依然突出,促进节能制度的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节约意识淡薄的问题依然存在,财政资金使用监管不够健全,政府采购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各类政策缺乏有效配合,现有财税制度存在一些缺陷。第四部分阐述了完善节能政策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议,提出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财政政策的引导,以优化资源开发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加快技术进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根本,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培育全民资源节约意识,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构筑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企业行动、公众参与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完善节能财政政策导向,加大节能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建立节能惠民长效机制,加强金融扶持政策,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提高政策措施的协同性,完善补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