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钢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h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既有钢结构中,有很多结构在偶遇较大荷载以后局部产生破坏,而构件或整体大部分并没有到达其极限强度,且没发生整体失稳。为兼顾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能,应该对局部受损的钢结构进行整体力学性能分析,考虑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局部受损结构的二次加载力学性能发生变化时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参照经典损伤力学中考虑弹性模量下降的损伤评估方法,对受损钢框架结构进行了材料层次、截面层次、构件层次、以及结构层次四个层面的分析。1、材料层次的损伤力学性能研究:首先通过试验研究进行材料层次的损伤分析。确定不同损伤情况下Q235钢材的弹性模量下降程度,对下降趋势以及规律进行分析,并提出受损钢材弹性模量计算方法,用以修正受损钢材的本构关系。2、截面层次的损伤力学性能研究:以钢结构常用的工字钢截面为例,进行了截面层次的损伤分析。定义无损高度比K,并以此为依据对不同损伤程度的截面进行分类,推导不同损伤类型的截面平均弹性模量计算方法,并根据刚度退化准则定义截面损伤指标D。分析损伤指标D与无损高度K的关系,绘制D-K曲线。3、构件层次的损伤力学性能研究:对局部受损的构件进行了构件层次的损伤分析。将受损节点假设为能承担一定弯矩并产生相应转角变形的转动弹簧模型,用以模拟受损微段的弯矩-转角关系。推导受损微段的转动刚度R含损伤指标D的计算式。4、结构层次的损伤力学性能研究:将节点损伤模型带入钢框架体系中,对节点损伤的钢框架进行力学性能分析。采用FORTRAN语言对结构体系的损伤分析方法编制成固定程序,增加本文分析方法的通用性。采用本文编制的程序针对受损钢框架模型算例进行了计算,并与无损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内力以及变形的变化规律。以层间位移值为例,在该算例对比中模型在无损时的层间位移是满足规范要求的,但部分节点受损后,施加与原结构相同的荷载导致了在部分楼层发生层间位移超限的情况。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跨度工业厂房、机场、会展中心、剧院、体育场馆等大型工业、公共建筑不断涌现,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土石坝的渗流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随机渗流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例。土石坝随机渗流场的研
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和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增多,基坑工程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向更大、更深方向发展,支护结构型式也在单一结构基础上出现了多种新型的组合支护
本论文系统地论述了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前景及存在的不足,概述了几种钢结构住宅体系,对其抗震、施工、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突出了钢管混凝土框架在钢结构住宅中的优势。
随着近距离交叠盾构法隧道工程与日俱增,对其施工变形的预测与控制显得越来越迫切与重要。而从传统机理分析的角度,将难以得到盾构隧道施工变形的模型,也难以对其进行定量的控制
学位
目前国内外对于粒状土颗粒破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应力水平下的动、静力学性质和影响因素,关于低应力水平下粒状土颗粒破碎的研究开展甚少。另外,粒状土颗粒破碎机制复杂、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排入水体,使饮用水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受此影响,预氯化工艺被广泛地应用于受污染水源水的处理,但其应用却会
本文对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整理了已有的钢管混凝土短柱和中长柱的试验资料,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大长细比,进行了6根钢管混凝土和2根空钢管的长柱试验;采用
以上海铁路南站工程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分析,研究相邻基坑施工变形影响特征,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特长相邻基坑平行施工与预留土堤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对实测数据与计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