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市职业病防治的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e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重要事项,要从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职业病防治与千千万万劳动者身体息息相关,也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社会和谐有着重要联系。2002年5月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通过立法形式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广大劳动者身体。2011年12月,《职业病防治法》通过修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之一是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2018年3月,国务院将原国家安监总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整合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本文以G市为例,运用访谈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对G市安全监督管理局、镇街分局、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监测机构及用人单位等相关人员访谈,研究分析G市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监管模式、财政投入、人员配置、政策执行情况等方面。论文第一章首先讲述了我国以职业病防治形势,加强职业病防治有着现实意义,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主要描述了 G市目前职业病发病概况和政府各部门开展工作情况。紧接着第三章提出了当前职业卫生监管能力不足、技术服务覆盖率低、防治工作基础不牢等问题。在第四上进行了原因分析,得出监管体制改革顽疾难除、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化程度低以及职业卫生防治意识不强等原因。最后总结归纳出G市政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监管模式、强化技术服务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重视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等研究对策,以期为G市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他城市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其他文献
结合公路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弊病,重点从加强人才预测和规划、引进、培训及管理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途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环境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保护环境成为世界性的问题。重视对环境质量的保护和改善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公路建设的规划、
桥梁基础作为桥梁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和外部因素总是容易出现缺陷、裂缝等桥梁基础病害。考虑到传统的探地雷达探测方法——Common-offset法很难解决桥梁基础
本文依托石渠至马尼干戈公路上海子山隧道,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方法,针对海子山隧道软弱地质段施工期间出现的大变形问题进行讨论,对大变形隧道断面的施工工法、支护参数及施工控制措施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探讨软岩大变形隧道的变形机理和类型,并结合实际工程,分析其施工过程出现大变形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软岩大变形隧道控制技术理论和方法。(2)根据依托工程的地质状况,建立三维数值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