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晋世家》人物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zjp1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史记》人物的研究,成果颇丰,多集中于对列传人物的研究和世家人物的以类研究,对单篇世家所记载的人物研究尚且不足。《史记·晋世家》作为三十世家中最长的一篇,全面展现了春秋时大国争霸的历史,呈现出当时人物各自的面貌。据统计,《晋世家》共记载了286个人物,其中类型丰富,人物性格各具特色,又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点,人物之间关系复杂,是春秋时期复杂社会的缩影。《史记·晋世家》的主要材料来源是《左传》和《国语·晋语》,对《左传》的继承除了史实继承,还有内容的学习,对《国语》则更偏重于史实的继承。《史记·晋世家》的人物类型丰富,人物关系复杂。人物类型主要分为诸侯、卿大夫、士和女性四类,按照其德行善恶又将诸侯分为贤明之主、昏庸之主和功过参半之主,卿大夫分为贤能忠义之臣、奸佞之臣和善恶交错的二重人格之人。人物关系主要分为公室和卿族之间的关系和卿大夫等同僚关系。其中公卿关系又分为公室和卿族勠力同心的合作关系、公室和卿族相互斗争的关系和晋国公室成为卿族斗争的依靠力量这一特殊关系。卿族大夫等同僚关系分为推贤让能、同心同德和互相斗争、互相兼并两种关系,整体而言,晋国人物关系呈现出斗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局面。《史记·晋世家》的人物表现出其特有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点。《晋世家》人物的地域特点主要是团结勇武,坚韧强悍和宗法、婚姻观念开放,这与其毗邻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晋世家》人物的时代特点主要围绕公族和卿族展开。晋献公之前的特点是晋国小宗和大宗的斗争;晋献公至晋襄公时期,受献公诛杀群公子的影响,晋无公族,但扶植了一大批异姓卿大夫,此时的特点是晋君为晋国政治的指挥者、决策者,而晋卿为建设者,辅佐者;而晋襄公之后,晋国卿族势力逐渐强大,晋君权利逐渐没落,其特点表现为晋君为晋国政治的名义参与者,而卿族成为晋国政治的主持者,直至最终成为簒夺者。《史记·晋世家》塑造了鲜活生动的人物,与其高超的写人艺术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纵横对比,凸显特点,《晋世家》通过展示同一人物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的纵向对比和不同人物之间对比烘托的横向对比呈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二是细节描写,精妙传神,司马迁通过表情动作、心理描写等细节展现人物的风神面貌;三是语出其口,酷肖其人,《晋世家》的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地位而且简略贴切,掷地有声,展现出人物的不同个性。《史记·晋世家》相比前代作品尤其是《左传》和《国语》,有很大的写人价值,主要表现为三点:人物性格的刻画更加真实;故事逻辑更加合理;侧重于以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为主线。
其他文献
“双千”活动是宜宾市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和政企关系的具体实践。通过领导干部进企业,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干部身上,促进各级干部转变作风、主动作为,强化自身本领、服务企业发展
介绍了现代化造纸机成形部通风的必要性和成形部的通风设备.
城市棕色地块是城市工业化的遗产之一,亟待在生态修复的层面上加以治理,但是由于棕色地块牵涉的利益相关者较为复杂,如何建构一个合理的民主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是非常重
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为害葫芦科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频繁过量使用,导致瓜蚜对吡虫啉等药剂的敏感性下降,有些地区瓜蚜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等药剂还
本文为英译汉笔译实践报告。笔者以学术著作《亚洲中学英语教育》(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i Asia)中的引言部分和第一部分第二章的汉译为例,以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分析总结了翻译实践中的问题与难点,并针对教育类信息型文本适用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归纳。文本类型理论依据文本的功能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报告所选的翻译素材介绍了亚洲的日本、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