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神经网络的自组织学习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baodong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几十年,存在于内嗅皮层的网格细胞和存在于海马体中的位置细胞陆续被发现。内嗅皮层细胞的位置编码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对研究类脑智能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内嗅皮层和海马区之间形成连接环路。海马区到内嗅皮层的连接能为内嗅皮层提供初步的空间信息。内嗅皮层通过改变输入连接的强度,形成稳定的多尺度位置编码。内嗅皮层内部的回馈连接能使细胞的网格放电模式具有统一方向。除了位置信息,内嗅皮层还能整合运动信息,起到里程计的功能。生物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生物通过“大脑GPS”系统来实现定位。“大脑GPS”系统主要由两种功能细胞组成,一种是位置细胞,实现对目标的标记;另一种是网格细胞,为位置细胞提供坐标系统。这两种细胞与大脑空间方位认知功能相关,共同构成了大脑内部的导航定位系统。随着生物技术的日渐成熟,将仿生学应用到自主导航设备中成为了移动设备发展的新方向。本课题主要对网格细胞的自组织模型进行研究。研究构想和思路遵循从简到难的过程。首先研究的是大鼠在一维直线运动过程中网格细胞只接受位置细胞的输入时的放电情况。位置细胞与网格细胞之间的连接由赫布学习规则决定。通过实验仿真,模型能够自主学习出正弦形式的连接,网格细胞实现了对位置信息的编码。其次研究的是大鼠在一维直线运动过程中网格细胞同时接受位置细胞和速度细胞的输入。在大鼠沿直线运动过程中,网格细胞实现了对速度和位置信息的同时编码。最后,我研究了大鼠在二维平面运动过程中同时接收位置细胞和其他网格细胞的输入时网格细胞放电率的变化情况。最后是全文的总结以及展望。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网络,也叫无线传感器网络,它类似于小规模互联网,是一种由大量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小型或者微型传感器自组织构成的互连网络。无线传感网络作为当今信息领域新的研究
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神圣不可亵渎。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教师队伍的发展,因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都和人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评
极限学习机算法(ELM)有建模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等优点,但在处理高维小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时,出现了样本成分含量预测结果不稳定、误差大等问题,本文针对近红外光谱的特点,对
在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领域中,主要有采样周期,数据丢包,网络诱导时延,网络调度等,本文主要以网络控制系统的采样策略——超采样为出发点,以由导师编写的Springer 图书《Optim
LON仿人思维控制器是基于LonWorks总线的新型智能控制器仪表,控制算法模拟了人的控制思维与智慧,体现了仿人思维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LON仿人思维控制器集成了独有的仿人
很多科学计算和工程优化问题总是存在着多个最优解,这类问题可以被称为多峰优化问题,在解决这类多峰优化问题时决策者往往需要优化算法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最优解。近年来,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融入Internet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要求的驱动下,将网络中规划的IPv6技术引入到WSNs中应运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智能手机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因其强大的功能、不会增加额外成本及易于被人们接受的特点使得
工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控制目的是维持被控变量等于设定值,即设定值控制,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综合考虑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能耗物耗等前提时,系统输出不再是严格的设定值跟踪,
光标是图形用户界面中的重要组件,在人机交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操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失去对光标的跟踪,不能及时发现光标位置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八种新的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