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①这四个理念要件。其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是由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就是要遵循《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按照美的规律来设置、构建和实施,把对音乐美的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理解作为课程审美环节的四大基本要素,将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视为其重要课程价值三元素。现行的中小学的音乐鉴赏课,其课程目的就是直接对青少年进行音乐审美的教育。在我国,教育一直都在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因各种现实原因,苏北地区②高中音乐课堂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因形式方法、内容设计的欠缺,上课时课堂气氛不活跃,其他课程占用音乐课堂等现象,更有甚者,一些学校还存在取消高一音乐鉴赏课而随意改为合唱课或以活动带课程等现象。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音乐审美素质与素养的持续培养与提高。本课题顺应了当前音乐教育发展的要求,依据本人理论视野及研究条件,慎重选择了江苏省宿迁市众兴中学、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江苏省盐城市八滩中学同一区域、同一层次几同一类型的三所江苏省重点高中为对象,调查其音乐鉴赏课审美教育的现状,发现、研究其中问题,期望提出合适的解决对策。文章主要研究音乐鉴赏课所包含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师仪表、师生交流等教学中的审美要素,以及各环节的结构元素、因素,清晰认识,从而为音乐鉴赏课课程核心目标服务。首先,探究音乐鉴赏课的本质含义,结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鉴赏课的指导作用;其次,在美育与音乐教育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苏北地区三所县级同类型高中与本课题相关教师进行采访,对课程进行观摩、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的实例以及采访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发现在音乐鉴赏课中实施审美教育理念所存在的一般与特殊问题,并究其原因,进行反思,进而加强《课标》音乐审美的目标功能,以及加强在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地位与可操作性;再次,以此研究为促进学校对音乐教育课程的支持力度、提升课程地位、改善教学条件、方法、模式,稳定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质量与丰富课外音乐活动提供一定的方法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