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海沉积物中分离所得一株产壳聚糖酶的芽孢杆菌及其酶性质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564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功能平板的筛选,从西太平洋沉积物中获得一株高效降解壳聚糖的菌株。经16S rDNA的测序分析,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i)。它能够分泌组成型胞外壳聚糖酶。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的培养基为不含Nacl的2216E培养基,能够耐受的最大压力为30Mpa。利用相似菌株的已知序列设计PCR引物,成功扩增出一条长约1.7kb的DNA片段,该片段包含一个编码有453个氨基酸的壳聚糖酶序列。对该蛋白进行序列分析,其分子量为50.643KDa,N末端具有3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将所获得的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LLp-OMPA上,并获得大量纯化蛋白。通过对该酶蛋白性质的研究,其最适的反应温度为65℃,最适pH为6.0;该酶为内切酶,能够降解壳聚糖最终产生二糖和三糖;该酶蛋白只对壳聚糖具有降解作用,在一定的聚合度内,其降解能力随着多糖链的增加而增强,它能够降解的最小多糖链为4糖。通过对部分酶解壳聚(寡)糖抑菌活性的研究,当壳聚糖的平均分子量大于45KD时对芽孢杆菌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应激实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不含有壳聚糖时,在30Mpa压力应激2小时,壳聚糖酶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而当培养基中含有0.5%壳聚糖时,同样的压力应激下,壳聚糖酶的表达量基本没有变化。这表明了该菌株对深海环境的适应。为了进一步提高壳聚糖酶的工业化生产价值,我们利用热诱导载体PBV220对壳聚糖酶进行表达并获得成功,为进一步的大批量生产壳聚糖酶提供良好的工程菌株。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利用马铃薯‘克新1号’品种,在微垄覆膜侧播模式下设置5个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群体对早作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养分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微垄覆膜侧播的种植模式下,马铃薯各个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累积速度及块茎干物质分配比例、最终产量均与密度呈抛物线关系。早作马铃薯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5476株/hm2。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马铃薯群体对水分的消耗逐渐增加。3
许多网络优化问题都是NP-hard问题,这些问题的求解时间随着问题规模增大而呈指数增长,因此往往需要采用近似算法进行求解。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作为一种全局优化
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心脏病具有突发性,为了及时诊断,需要对心电进行监护,现在的实时监护大多局限于医院,这种监护既昂贵又给患者带来了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