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大国制海权争夺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ygcc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制海权的争夺、获取和行使始终是大国走向海洋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决定大国命运兴衰的关键。拥有制海权首先意味着获得海上作战行动的自由权和掌握海上军事斗争的战略主动权;其次,能够有效维护国家海上安全、促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体现作为海洋强国国家的国际地位等。纵观海权强国的崛起和地位的确立,无不与其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在制海权争夺中采取了有效的政治、军事战略和正确的作战战术有关。本文的中心问题就是探讨亚太大国制海权争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制海权建设的启示意义。通过近代以来的美日、美苏、美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制海权争夺,试图对以下三大问题进行论述:(1)大国制海权争夺贯穿并塑造了亚太的近现代史;(2)中国在大国制海权争夺中的地位、角色和作用历经重要演变;(3)中美制海权争夺要求中国推进现代制海权建设。这三大问题贯穿本文的始终,也是本文展开论述的主体部分。本文通过制海权理论的相关研究,构建起一套制海权与大国互动的分析框架,认为在地缘政治背景下,海权、海战、政治属性和海军战略的互动决定着制海权的发展态势、性质和方向,并将近代以来的大国制海权发展模式分为海权国家、陆权国家和海陆国家间关系三种,这些模式对于不同国家的安全战略、海军战略和制海权争夺方式等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制海权争夺过程中,美日、美苏、美中是不同时期的主要行为体,他们的互动塑造了亚太政治力量格局与安全秩序。中国在这些制海权争夺战中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再从边缘逐步进入中心的过程。大国制海权争夺的历史给予中国制海权建设有着惨痛的教训,也有着宝贵的经验启示。中美制海权争夺将呈现长期化的态势,既有滑向美日冲突的可能,也有陷入美苏对抗的可能,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中国的国家战略需求和海洋权益维护。中美必须探寻良性竞合的可能,为大国制海权争夺寻找第三条道路。此外,历史与现实告诫我们,中国必须建设现代制海权来引导、塑造地区海洋安全态势。现代制海权是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也是古老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必经阶段。现代制海权要拓展军事、经济、政治、法律、外交和文化等多种因素,为大国安全竞争、利益协调建立竞合共生关系提供可能。现代制海权在重视对海区有效管辖方面,更为突出对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制度、技术和观念等有效治理能力,这也会成为新时期大国制海权争夺的主要特征。
其他文献
群众性、实践性、创新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突出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品格。马克思主义指导、促进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验证、发展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
新型农业合作医疗制度属于初级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政府主导、财政补助高、农民缴费少等特点,目前这种医疗制度在我国还处于"试点"运行的状态。《社会保险法》提出了将新农合
在以经治国的汉代,救灾问题也带有儒学色彩。天命主义禳弭论、积贮备荒说等构成了以儒学为精髓的救灾思想理论体系。以经治国的大背景和董仲舒的灾异理论促成了儒学同救灾思
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赃款赃物的返还只设有原则性规定。实务中,赃款赃物的返还存在实体法规范缺失、返还程序不规范、返还条件设置欠科学等诸多问题。构建赃款赃物刑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时期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急需创新和深化。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兴旺
当前农村养老衍生出了新的社会情境——"孝在远方",从而对农村社会保障中的养老造成了深远影响。结合目前中国农村民间组织情况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探讨,我们可以引入西方的"
学校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而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渠道。德育作为一切教育的灵魂和旨归,是评价教育成果的指标之一。进行学校德育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道德教
随着技工院校招生规模与招生对象领域的不断增长扩大,大量的档案信息管理保存也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技工院校探求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路径提出了
《阿甘正传》作为一部经典影片,通过对主人公阿甘的刻画,反映出美国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及美国民众的精神依托。美国社会的价值观通过阿甘的人生经历得到了完美展现:首先,阿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艺术掀起了一场反传统反古典的浪潮,艺术与科学相融合,逐渐产生了各种艺术流派与思潮。在这样的过程中,许多绘画艺术家投入到了雕塑领域进行艺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