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组织合作在过去的三十年来得到蓬勃发展,跨组织合作已成为企业进行组织创新的重要手段,各种跨组织合作形式的兴起与普及也吸引了众多学者投入对其的研究,跨组织合作研究成为战略管理领域重要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但与跨组织合作在业界兴盛相对应的一个现象却是跨组织合作居高不下的失败率以及一些企业始终未选择参与实质性的跨组织合作,大量证明跨组织合作理论上存在价值的研究文献没有充分解释这一现象,这说明跨组织合作的研究与实践仍存在割裂的现象。
本文认为跨组织合作的价值创造问题是跨组织合作研究的核心课题,合作的失败通常是由于合作至少没有达到合作一方的价值预期而导致的,其它导致跨组织合作失败的原因,如制度环境的改变、竞争环境的挤压、伙伴的争执等都是通过损耗跨组织合作价值的方式最终导致合作的失败。在研究框架上,本文采用跨组织合作生命周期的框架与逻辑顺序深入探讨跨组织合作从合作之初的价值预期到最终的价值实现的过程,认为在跨组织合作的运做过程中存在着实质性的价值损耗,对这一价值“摩擦力”的忽视导致了跨组织合作成功与否的判断偏差。跨组织合作中的价值损耗存在一个可能值区间,当价值耗损在取值区间取高值时,会使理想耗损值条件下有利可图(能创造合作价值)的跨组织合作不能获得令所有合作伙伴满意的价值。本文将跨组织合作划分为资源收益、规制成本以及跨组织合作能力与管理三个维度,分别对应跨组织合作收益的来源、合作的额外成本以及合作价值最大化(价值损耗“摩擦力”最低)的基础与策略,从而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跨组织合作的价值创造因素、转化过程及合作策略。
本文首先应用资源基础理论对跨组织合作的收益来源进行了分析与归纳,认为资源的互补与补充效应产生的资源租金(包括企业自身资源租金的增值及资源组合产生的额外租金)是跨组织合作收益的基础。然后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础上对跨组织合作的规制成本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了跨组织合作获得交易成本最优的价值来源:选择合适的规制结构;建立基于信任(社会网络)的规制替代;合作过程的适应性学习与控制。认为企业在判断机会主义风险、选择或构思规制工具、建立信任以及企业应用新兴技术方面的异质性是不同企业跨组织合作成本(合作价值的一个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最后,本文对跨组织合作能力和伙伴关系管理进行了价值分析,从静态价值来源和动态的价值转化角度分析了跨组织合作能力的三个组成部分(合作的知识、合作的规则以及由合作经历积累、固化的合作网络结构)的价值创造作用,然后针对伙伴关系管理的三个核心要素(合作伙伴的经验、合作管理者的能力以及伙伴互动关系的改变)来具体分析伙伴关系管理的价值作用与策略。在跨组织合作三个维度的价值分析中都以航空运输业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与理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