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恶性肿瘤是危及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截至2018年,全球癌症病例增加至1810万,死亡率增加至960万,其中肺癌和乳腺癌分别是男性和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的常见症状,难以控制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胸腔积液的进展不仅取决于肿瘤原发灶,还与胸腔积液中的免疫细胞密切相关。巨噬细胞大量存在于胸腔积液中,主要分为M1、M2两种表型,M1型发挥抗肿瘤的作用,M2型具有促进肿瘤发展和转移的作用,恶性胸腔积液中主要以M2型为主。微颗粒是直径约100-1000nm的小分子颗粒,内含各种生物活性物质,作为信号传递的载体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由于微颗粒是由细胞膜向外突出并包裹内容物而形成的亚细胞结构体,因此,微颗粒能被其来源细胞靶向识别并摄取。微颗粒的尺寸及其天然生物相容性,使得肿瘤细胞来源的微颗粒成为化疗药物的良好载体,而巨噬细胞较之正常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能更为高效摄取肿瘤细胞来源的微颗粒。因此,我们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提出新方法,将化疗药物MTX包裹到微颗粒中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并研究巨噬细胞对疗效的影响。目的:证明巨噬细胞与胸腔积液的恶性进展相关,研究TMP-MTX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证明TMP-MTX可以被巨噬细胞摄取并致使其凋亡;在小鼠模型上探究TMP-MTX联合巨噬细胞清除剂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生成。方法:收集临床患者的胸腔积液,检测良、恶性胸腔积液中巨噬细胞的比例。TMP-MTX体外摄取及促凋亡效应研究。C57免疫活性小鼠MPE模型中TMP-MTX联合巨噬细胞清除剂氯磷酸(Clodronate)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研究。MPE小鼠模型分组:1、PBS组;2、TMP-MTX组;3、巨噬细胞清除组;4、巨噬细胞清除+TMP-MTX组。观察各组小鼠的胸膜荷瘤、胸腔积液、生存时间等抗肿瘤效应;记录小鼠体重、饮食一般情况;从接种肿瘤细胞的第一天起开始计算观察生存时间,进行生存分析;待小鼠处死后,自膈下使用注射器收集胸腔积液,比较各组胸腔积液量,计数小鼠胸膜肿瘤并比较组间胸膜瘤荷量;分离胸腔积液中巨噬细胞,流式检测巨噬细胞比例。结果:对临床患者的胸腔积液研究发现,MPE中巨噬细胞比例明显高于BPE,且主要以M2表型为主。体外研究证实TMP-MTX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同时能被巨噬细胞摄取并促进其凋亡。动物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清除后使用TMP-MTX治疗的小鼠胸膜瘤荷减少、胸腔积液减少、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巨噬细胞与肿瘤恶性进展相关。TMP-MTX通过杀伤肿瘤细胞来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进展。TMP-MTX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过程中既能杀伤肿瘤细胞,也能被巨噬细胞摄取并促进其凋亡,清除巨噬细胞后,能更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进展。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于癌症前列,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治疗前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对于医生制定治疗策略意义重大。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是影像学中相比于X线、CT等更准确、灵敏的无创检测方法,其主要是根据细胞的代谢活力来检测细胞对显影剂18F-FDG的摄取率。肿瘤细胞代谢活跃,摄取18F-FDG的能力为正常细胞的2-10倍,在图像上形成明显的“光点”,能早期发现肿瘤及转移灶。既往研究表明,炎症、血糖波动对NSCLC的检测结果会产生影响,而吸烟容易引起气道及肺部炎症,但目前并无研究探讨中国人群的吸烟情况对18F-FDG PET/CT检测并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分期准确性的影响。目的:探讨在中国人群中,吸烟对18F-FDG PET/CT预测NSCLC分期准确率的影响。方法:我们对360例在治疗前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检查的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吸烟史包括吸烟数量和持续时间,是通过常规病史收集询问获得的。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2.5作为阈值,分别勾画出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的感兴趣体积(VOI)。分析不同亚组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于18F-FDG PET/CT检查的四个参数包括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SUVmax、肿瘤大小、淋巴结累及情况的差异。所有患者根据18F-FDG PET/CT检查进行临床分期(主要为TNM分期),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病理分期,比较吸烟情况对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准确性的影响。结果:360例患者分为两组:193例不吸烟者和167例吸烟者。结果显示:男性、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受累和II~III期疾病在吸烟者中更为常见。p SUVmax值、肿瘤大小与吸烟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越长,p SUVmax越高(r=0.308,p<0.001),肿瘤体积越大(r=0.329,p<0.001)。非吸烟者和吸烟者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8.7%和80.9%(p=0.028)。结论:吸烟的NSCLC患者具有较高的p SUVmax和较大的肿瘤体积,基于18F-FDG PET/CT的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对比,其准确性与吸烟呈负相关。没有证据表明病理类型影响术前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