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则绣”首创于上世纪20年代初,它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由著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在江苏丹阳创办的私立正则女校内发起,与他的学生杨守玉一道,通过吸收西洋绘画的色彩原理,运用色线的层层相叠,以长短不一的线条、灵活多变的“乱针”绣法,突破传统刺绣的“密集其针、排比其线”,创造出的一种刺绣新品。本课题通过梳理“正则绣”创立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探讨“正则绣”是如何从帮助女性自立走向对传统刺绣的充实与升华;通过与同样吸收西洋绘画原理的“仿真绣”进行比对研究,探讨“正则绣”独特的艺术特点与审美价值;通过走访“正则绣”的传人,了解“正则绣”的发展现状,从发展模式、材料应用等方面,为当代“正则绣”的发展与推广提出自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