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丹麦学者艾斯平-安德森在其著作《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中首次使用了“福利模式”的概念,从1990年开始,“福利模式”理论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学科,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自此,关于“福利模式”的研究成为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专有术语,并成为研究福利国家和福利制度比较的一个主要概念和工具。建立一种适合本国实际的好的福利模式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养老、医疗、失业、社会救助等等事务性问题,它实际上着眼于基本的社会关系的平衡和社会基础的构建。符合国情的福利模式的建立,是搞好社会管理的前提。本文认为,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福利体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新加坡特色,即具有补充性的、强制的、威权主义的色彩。既有保守主义或者“合作主义”的福利模式的特点,又有自由主义模式的某一些特征,是一种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混合式福利模式。本文对新加坡的福利模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运用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方法,在福利国家理论的指导下,对新加坡福利模式进行深度分析。文章论述了新加坡福利模式的形成背景、动因、影响因素,以及新加坡福利模式的特点和内容,并对我国福利模式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